蕭敬沒有政治上的野心,所以不會做出這種事。
朱厚照道:“怎么不說話了?你的職責就是幫朕打理朝政,內閣的意見不等同朕的意見,朕很多事上其實可以問你,要你作參考,但你卻把手中權力拱手讓人……如果朕什么事都聽從閣部,那設司禮監的意義何在?”
“說句難聽點兒的,還要朕做什么?天下間什么事都由內閣作決定,朕這個皇帝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蕭敬聽出朱厚照話語中的憤怒,低下頭,兜著手,一句話都不敢說,聽憑朱厚照喝斥自己。
朱厚照感覺到自己的牢騷發得差不多了,轉身看向蕭敬,問道:“蕭公公,你覺得如今朕要重新掌握朝堂,需要做什么才可?”
這次的問題,蕭敬不得不回答,再裝啞巴也沒用。蕭敬道:“陛下,老奴資質愚鈍,并不能理解您的意思,如今朝中諸位大人不是一心為陛下分憂嗎?那些大臣都是德高望重、歷經幾朝的元老,對大明社稷有益……”
朱厚照差點兒就要破口大罵,到此時蕭敬還都在為劉健等人說話,他很想問,你就是看不起朕,覺得朕是個孩子,所以無論怎樣你都站在那些老家伙一邊是吧?
但他突然想起沈溪的交待,任何時候都不要跟蕭敬置氣,因為這個老太監對皇室的忠心無可置疑,只是他一心遵照先皇遺命,想要維護好朝廷,才會跟自己發生沖突。在****這個問題上,必須要得到蕭敬的理解,而不是抬杠,甚至將其趕走。
朱厚照心道:“沈先生說過,想把蕭公公趕出朝廷不可能,不但母后不會答應,連朝臣也會站出來反對,只有讓他自己提出引退才行。否則就算朕放出狠話,大臣們會蜂擁前來勸諫,甚至讓母后給朕施加壓力……算了,還是聽沈先生的,一步步來吧。”
朱厚照語氣變得和緩,道:“朕從來沒否認過諸位大臣對大明的忠心,朕也從來都是將他們當作先生看待,而未有任何不敬。”
“但是,蕭公公,朕想跟你說的是,現在朝廷上下,沒有一件事由朕做主,你真覺得什么事都由臣子來做決定,是最好的選擇?而朕就只能繼續這么吃喝玩樂,不用管理朝政?這……真的對嗎?”
這個問題把蕭敬問得啞口無言。
忠心是一回事,維護皇權的至高無上則顯得更加重要。
就算劉健和李東陽等人再忠心,也改變不了朝中文官擅權的現實,之前蕭敬總是用“這些人都是忠臣不會做出危害大明江山社稷”來安慰自己,讓自己妥協,把朝政大權拱手交給劉健等人,但現在仔細想來,就算忠臣又如何,皇權的至高無上得不到體現,就等于是權柄旁落。
蕭敬做出躬身領命的狀態,不敢再隨意發表評論,因為這會兒朱厚照說的話,頗有深度,讓他刮目相看。
蕭敬不覺得朱厚照身邊的劉瑾和張苑等人,能說出有如此有見地的話。
朱厚照嘆道:“蕭公公,父皇信任你,朕也相信你不會做出對皇家不利的事情,但有些事……不是光靠信任就能解決的,你對大明做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朕會記得你的功勞,但現在朕希望從你的司禮監開始改革,希望朕能重新獲得朝堂的控制權,朕向你保證,一定不會為難那些老臣,因為朕還得依靠他們來治理江山。”
蕭敬聽到這話,便知道朱厚照有讓他知難而退的心思,當即跪在地上,泣不成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