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解釋道:“在下過宣府,身邊親隨不多,若韃靼人大舉來襲,無力阻隔,難以安全抵達延綏……若是出什么事情……”
從京城到宣府,過延慶衛后便直面來自北面韃靼騎兵的威脅,這一路上雖然風聲鶴唳,但由于有張家口堡和宣府在前,韃靼騎兵不敢太過深入,安全方面不會有大問題。可過宣府出了萬全衛后情況就不同了,從內長城一線經天成衛、高山衛、大同右衛、平虜衛到偏頭關,再從河曲、保德州過黃河,由鎮羌所到榆林衛,這一路可說危機四伏。
沈溪想調查清楚宣大以及三邊長城修筑情況,身邊必須要有大批兵馬保護才能確保安全,否則一旦遭遇韃靼騎兵主力,三百多人的隊伍就算有火銃助陣,也只能落得悲慘下場。如果王憲能夠應允,沈溪將派出快馬命令湖廣兵由朔州前往偏頭關與自己會合。
王憲明白了沈溪的意思,點頭道:“之厚是想從宣府抽調部隊沿途保護?那……這算怎么個說法?借調么?”
沈溪見王憲態度非常勉強,搖頭道:“如果這件事太過困難的話,那就算了,原本在下想看看宣大一線長城的情況,為以后施政提供憑據。”
王憲不由皺眉,冷冰冰地說道:“待本督找身邊幕僚問明情況再說吧。之厚旅途勞累,請前往官驛休息,如果本督有了決定會排熱前往告之。”
沈溪起身告辭:“多謝王將軍提醒。”
……
……
回到宣府城中驛站,沈溪直接進入房間。
隨即王憲派人送了慰問品過來。
云柳進房通稟時,沈溪正在伏案查看地圖,聞訊打著哈欠道:“看來靖遠伯不打算借兵給我了……如此我等只能先動身南下,到朔州跟湖廣兵馬匯合了。”
云柳關切地問道:“大人,走朔州一線不是之前就定好的么?為何聽你言語似有遺憾之意?”
沈溪微微搖頭:“我本想走沿長城一線的官道,詳細查看大明西北之地戰略部屬,之前兩次到西北,都無緣實地勘探,老是道聽途說不是辦法,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嘛……這次若依然混混噩噩,到延綏后怕是無法在腦海中形成整體脈絡,下一步施政也就無從談起。”
云柳非常理解沈溪這種心態,他屬于那種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性格,不把問題弄清楚誓不罷休。也正是這種嚴謹的態度,在沈溪這里好像什么事情都沒有秘密,就連韃靼人的戰略部署也無法瞞過沈溪。
云柳問道:“若靖遠伯不肯借調人馬,我們是否要冒險走長城內側的官道?”
“不了,我可沒打算以身犯險。”
沈溪搖搖頭,打定主意道:“我們還是先到朔州,與湖廣兵馬會合,然后再西進走長城內官道,重點勘察榆林衛一線長城防御情況。看來此番履任三邊總督,不像之前想象的那么簡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