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看來劉公公有意要把您往他陣營里拉,聽說劉公公派來的人已經到了居庸關,隨行帶了很多禮物,說是向您回禮。”
送信前來的馬九臉上全是擔憂之色。
關于沈溪投奔閹黨一事,不但京城傳得沸沸揚揚,就連居庸關內也有風聞。
主要是沈溪留在居庸關一事太過反常,旁人想不明白就容易走極端,劉瑾的黨羽再在一邊煽風點火,人們也就當這件事為真。
沈溪淡淡地道:“謠言止于智者,外面愛怎么傳隨它,自己人心里明白便可。哦對了,這是我給謝閣老的回信,你找人送去,不用保密,大張旗鼓送至京城……我們不用那么著急,之后我會上書朝廷,請陛下容我在居庸關多停留幾日。”
馬九皺眉:“大人,您還要留滯不去?”
沈溪笑了笑:“不然怎樣?馬上回京去跟劉瑾斗?沒那必要!這居庸關雖然不是什么太平之地,好在劉瑾無法為所欲為,他既然異想天開說把我拉到他陣營里,那咱們就騎驢看唱本,走著瞧吧!”
沈溪清楚劉瑾為人,錙銖必較,把敵人發展為盟友,這種事不可能發生在劉瑾身上。
劉瑾表現出的禮賢下士,在于他要吸納人才幫他做事,但如果人才威脅到他的地位,他會毫不留情地鏟除掉!這是個精通人情世故但肚子里卻沒多少墨水的人,沈溪相信這次拉攏是劉瑾刻意陷害他,在他和文官集團間制造裂痕。
沈溪給謝遷回信,主要是讓謝遷安心,對于回京一事,他另有打算。
此時京城內,劉瑾得意洋洋,他覺得自己走了一步好棋,順利將了對手一軍,讓沈溪陷入死局,無論怎么選擇,似乎最終得益之人都是他。
劉瑾召兩名智囊見面時,忍不住夸獎張文冕:“炎光,此番你設計之策略甚妙,沈溪沒回京便進退維谷,聲望大跌。等他回朝之日,無論是文官,還是咱家,都不會給他好臉色,看他怎么在朝中立足。”
旁邊孫聰憂心忡忡:“公公難道不怕陛下對沈尚書多加重用?”
劉瑾更顯得意:“陛下最近有上過朝嗎?這種擔心,純屬多余,陛下不問朝事,就算沈溪回來,情況也無多大改變,到那時他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只能任由咱家擺布,哈哈。”
孫聰看了張文冕一眼,他原本想提醒一下劉瑾,但張文冕在場,有些話他怕被張文冕反駁,那時劉瑾更聽不進他的意見。
張文冕此時意氣風發,笑著問道:“公公,如此說來,您不肯將沈尚書收攬到您手下,為您做事?”
“咱家要他作何?”
劉瑾不屑一顧地道,“這小子,陰險狡詐,當初咱家在他手上吃了不少虧,就算他要投奔,咱家還覺得他虛情假意……以其心高氣傲,會甘心幫咱家做事?”
“這事兒趁早別想,等他失勢后,咱家看看是讓他家破人亡,還是外調地方當個小吏,這才是咱家需要考慮的問題……哼,跟咱家作對,沒人會有好下場!”
張文冕笑著應了,蹙眉思考一下,似乎突然想起什么,拿出一封書信來,恭敬地道:“公公,這里有幾名官員請您幫忙照顧的信函,請公公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