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你謝老兒內心有多不爽,我只要做到獨善其身便可,跟劉瑾斗一個回合,也就不在意多加個回合,就算來個加時賽,平手開局,誰怕誰?
出東華門后,沈溪直接往軍事學堂去了,那邊同樣可以收到戰報。
由于身著朝服,沈溪腳步匆匆,不敢耽擱一分一秒,畢竟之前自己在家里都遇到過刺殺,誰也難保路上不會出問題,于是專挑人多的地方走。
一直等沈溪進入軍事學堂,門口值守的士兵還好奇為何沈溪會穿著如此正式過來,以大明規矩,官員到衙門辦差只需身著常服便可。沈溪直接到了偏院,將剛收到的公文看了一下,詫異地發現依然沒有宣府方面的戰報。
“真奇怪,以我推測,王守仁和胡璉應該在前天晚上就跟韃靼人交戰,若戰事于昨日天黑甚至半夜前結束,戰報就就該傳過來了,難道真的是情報系統出了問題?”
沈溪自己心里也沒底了,以他一貫的自信,事情應該不會出偏差才對。
要么是勝,要么是敗,該有個了斷,除非雙方打成僵持的局面……
想到這里,沈溪好像明白什么,正要回一趟兵部,突然侍衛來報,說是壽寧侯前來拜訪。
“張鶴齡來做什么?”沈溪一時間不知國舅來訪的目的,但仔細一想,多半跟邊關戰事有關。
沈溪出門迎接,張鶴齡站在前院好奇地打量,好像對周邊環境很陌生,但其實他來軍事學堂已好幾回了。
張鶴齡見到沈溪,語色和善:“沈尚書,本侯方才得到邊關傳報,怕你這邊尚未收到消息,特意過來說明一下。”
張鶴齡一來便單刀直入,沈溪心里一沉,側過身做了個請的手勢:“壽寧侯屈尊駕臨,里面說話!”
“不了!”
張鶴齡一擺手,“本侯公務繁忙,只是前來知會一聲,今日收到的是前兩日從宣府城發來的信函,乃本候昔日麾下發出,據悉宣府戰事尚未有結果,怕是劉瑾虛報戰功……這是相關信函,請沈尚書查閱,本侯便不多叨擾了。”
張鶴齡說完,從懷里掏出一封信遞給沈溪。
沈溪拿過來大致看了一眼,雖然信函沒有題款,但看稱謂大抵可以判斷是宋書所寫。
信函中,宋書將宣府至張家口一線的情況詳細說明,表明王守仁率軍出征,大概會在兩天后,也就是八月初二左右抵達張家口堡,宣府周邊的韃靼兵馬已撤到長城以北,并未有大戰的消息。
“有勞壽寧侯親自來一趟,本官會酌情斟酌宣府一線的情報,壽寧侯公務在身的話,請回!”
沈溪看出來了,張鶴齡這是要借刀殺人……誰都巴望劉瑾死在邊關,外戚黨也不例外,現在朝廷上下可說同仇敵愾,都想置將其置于死地,但誰出來動手卻是個問題,畢竟誰都不希望因為此事讓皇帝記恨上。
外戚為了讓沈溪和謝遷出手,拿出本該是機密的信函,證明宣府前線的確沒有什么大捷。
只要證明劉瑾虛報戰功,劉瑾小命必然堪憂,接連兩次欺君罔上,就算第一次非劉瑾所愿,但第二次卻是劉瑾親自做出來的,足夠朝中文武官員對劉瑾展開攻擊,讓其死無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