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張太后也算是給面子,寫了道懿旨給謝遷,交由謝遷拿去對劉瑾宣讀。
謝遷跟王鑒之出了永壽宮,臉上仍舊帶著幾分郁悶,王鑒之道:“于喬目的不是達成了?還不快些去司禮監,對劉瑾施壓?”
謝遷嘆道:“我終于想明白了,現在朝廷已不再是先皇時的朝廷,一切都變得那么陌生,人心叵測,朝不保夕……沈家小兒很可能要成為朝廷斗爭的犧牲品。”
“于喬,你……”王鑒之有些意外,道,“之前你進宮的時候,可是信心滿滿,為何現在如此頹喪?”
“哼哼!”
謝遷輕哼一聲,手上拿著張太后的懿旨,沉重地說道,“你覺得太后這道懿旨,拿到劉瑾面前宣讀,他會遵從?我們是不是有些自欺欺人?”
王鑒之沒說什么,在他看來,這樣的懿旨的確沒什么價值。
謝遷繼續道:“劉瑾高明之處就在這里,他不是親自彈劾沈溪小兒,跟太后所說一樣,本身就是沈溪小兒做事太過極端,有錯在先,這才讓劉瑾有機會借題發揮!”
王鑒之道:“就算如此,之厚也是情有可原,他可是在幫你我,幫朝廷……難道在劉瑾步步緊逼下,他用這種方式對陛下進言,有錯嗎?”
謝遷沒有回答,臉色很難看。
“別想那么多了,于喬,你我都不是年輕人,或許正是少了之厚的勇氣和魄力,才導致今天這個不利局面。現在我等無論用什么方法,都要留之厚在朝中!”
王鑒之語氣顯得很急迫。
因為這時候他意識到一件事,之前張太后派人去找尋劉瑾說事,劉瑾定嗅出風聲不對,以其狡猾成性,必然會有所動作。而沈溪一旦離朝,失去這個強有力的臂助,他刑部尚書也當不長了。
王鑒之見謝遷不想走,急道:“于喬,現在已打草驚蛇,難道你非要等到之厚離朝,才甘心?”
謝遷狠狠地一跺腳:“那好,吾等這就去司禮監,就算不合規矩,老夫也要闖上一闖,不信劉某人能奈我何!”
說完,謝遷帶著股一往無前的氣勢,往司禮監去了。
但他還沒到司禮監掌印房,就見對面來了幾名太監,當首一人正是司禮監首席秉筆太監戴義。
戴義見到謝遷,主動迎過來,未見禮便直接道:“閣老,大事不好,劉公公請來陛下朱批,說是要將兵部沈尚書外放!”
“什么?”
謝遷一聽火冒三丈,立即加快腳步,準備去找劉瑾拼命。
戴義攔下謝遷:“閣老去掌印房也無用,劉公公不在宮中,閣老倒不若立即去豹房,爭取面圣……這恐怕是唯一的機會了!”
“面圣?”
謝遷一聽不由頭疼,面圣豈是容易的事情?
王鑒之看著戴義,問道:“戴公公,現在旨意可是已經發出?”
戴義苦笑:“旨意一早便下了,不知道是誰草擬,說是陛下朱批,就怕是劉公公矯詔,兩位大人,你們……還是趕緊想對策,咱家實在不知該如何應對,看來今日陛下是不可能回宮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