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看來,朱厚照每天沉迷逸樂,想必是什么事都不管、什么事都不知情。
但他們卻不知,正德皇帝雖然貪玩好耍,但能力卻絲毫不差,尤其軍事頭腦更是一般人所不及。
一來因朱厚照尚武,喜歡對歷史上那些經典戰例進行研究,二來是因為朱厚照有沈溪這個擁有先進頭腦的先生教導,軍事上的造詣并不淺,如果誰拿行軍布陣之事在朱厚照跟前耍小聰明,純屬為自己添堵。
朱厚照站起來,指著地上跪著的二人道:“馬上派人傳驛,若兩日之內,朕收不到宣府出兵的奏報,那你們就等著被砍腦袋吧!”
盛怒之下,朱厚照不再給劉瑾和曹元留面子,撂下狠話后甩袖而去。
等腳步聲遠去,曹元擦了一把汗,戰戰兢兢從地上爬起來,忽然想起劉瑾還跪在那兒,連忙上前相扶。
曹元的手剛接觸到劉瑾,就被對方一把甩開。
“曹尚書可真是能耐啊!”劉瑾站定后,掃了曹元一眼,用陰陽怪氣的強調說道。
曹元苦笑:“劉公公,陛下突然召見,在下實在沒有準備……卻說陛下今日究竟唱的是哪出?”
劉瑾怒視曹元,道:“你是豬腦子嗎?難道看不出陛下乃是因平叛戰場信息不暢,得不到更多消息而動怒?自打寧夏鎮叛亂發生后,陛下每日都會召見咱家問話,甚至派人暗中打探情況,你蒙頭蒙腦胡亂說話,想害死咱家嗎?”
“公公,這可是您……”
曹元差點兒就要破口而出,是您老安排讓我押后調令傳到宣府,這不是你們司禮監頒發的圣旨也沒有按時送達嗎?怎么現在你卻怪起我身上來了?
劉瑾怒道:“誰?你想說什么?你個不開眼的東西……莫非還想誣陷咱家不成?哼哼,陛下問及宣府事,你只管遮掩便可,作何要把責任往咱家身上推?”
“在下可未……”
曹元本想為自己解釋一下,但他馬上意識到,現在自己說多錯多。
劉瑾道:“還杵著作何?回去趕緊派人催一催,讓圣旨和軍令早點兒到宣府,這已耽擱了數日,若再延誤軍機,你不是真想讓陛下將你和咱家一起五馬分尸吧?”
在劉瑾催促后,送圣旨和軍令去宣府之事才正式付諸實施。
以大明郵驛速度,公文差不多一天左右就可以送達宣府,而在沈溪得到出兵旨意和兵部調令時,已是六月十三,距離叛亂發生已過了十九天,按照歷史上安化王叛亂十九天即被平息的進度,沈溪此時出兵已經來不及了。
巡撫楊武聽到朝廷敕令到達,急忙趕到總督府,催促沈溪出兵。
楊武這次來訪,還有一個原因是看到劉瑾派快馬送來的密函,讓他不惜一切代價讓沈溪上路。如此一來,不管是本心還是劉瑾的命令,都希望沈溪趕緊出兵。
“……沈尚書,您看現在圣旨和兵部調令均已送達,兵馬也都準備齊備,您差不多該出兵了吧?陛下征調您以五千人馬出征,不若就今日出發?”
楊武很著急,他知道拖下去最大的后果,就是自己這個巡撫要承擔責任。
關于劉瑾的庇護,他基本沒敢奢求,畢竟劉瑾是人不是神,宣府一直沒出兵,若事后被追究的話,主導這一切的劉瑾責任不會小,屆時他也會被牽連。
沈溪道:“既然圣旨和兵部調令均已送達,本官自然沒有拖延的道理……明日一清早便發兵,之前本官還要去營中視察動員一番。”
楊武忙道:“大可不必,下官已為沈尚書安排好,您只管率部出發便可。領兵者多為宣府總兵府所轄宿將,若您覺得不妥,只管以手下將領為正職,總兵府軍將任副職,至于糧草和軍械,更是早就籌措妥當,沈尚書已看過具體數字,可有問題?”
楊武什么事都為沈溪安排好了,除了不能幫沈溪帶兵,他已做到極限,一度讓沈溪覺得這位是個“能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