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清宮殿門前,人頭攢動。
謝遷和何鑒等人老早便入宮,沒有等候沈溪。
何鑒是新任吏部尚書,從道理上講他是部堂官員中地位最尊貴的存在,從兵部侍郎到吏部天官,這變化太過突然,一時間他竟然有些不太適應站到前列來。至于武將那邊,一個都沒有,就連張懋都沒受邀參加朝議。
朝會在乾清宮舉行,意味著這只是一次普通的小朝會,遠沒有奉天殿大朝的規模和氣勢。
謝遷和何鑒站在一起,小聲說話,旁人偶爾會過來問事。
兵部尚書沈溪沒到,其余幾位尚書和侍郎全都到齊了,禮部尚書仍舊是白鉞,戶部尚書楊一清,刑部尚書則是剛上任的張子麟,工部尚書李鐩,左都御史則是洪鐘。
除此之外,右都御史王鼎、禮部侍郎費宏等人站在后面,人們按照親疏遠近自動地分成幾簇商議事情。
劉瑾倒臺后,朝廷撥亂反正,謝遷作為首輔大臣,地位卓然,自然而然成為馬首是瞻的標桿人物。
按理說現場還應該有一個幾乎能跟謝遷分庭抗禮的重要人物,可惜此時尚未到來,這人便是沈溪。
“……于喬,你說今日商議的事情都跟之厚有關,為何他到現在還未入宮?”眼看就快到正午了,何鑒有些不解地問道。
謝遷沒好氣地回答:“管他呢,他來不來,陛下都會召集群臣商議事情,他來了反倒不是什么好事。”
謝遷這話,當著楊一清和白鉞的面說出口,二人雖然沒直接跟謝遷對話,但大概聽明白話里的意思,謝遷在對工商稅和來年用兵問題上并不支持沈溪。
這次朱厚照要跟朝臣商議什么,大臣們心里都有數。
工部尚書李鐩走過來問道:“謝中堂,那今日陛下所提之事,我等就暫且不發表議論,由您代表大家發言即可。”
謝遷冷冷地打量李鐩一眼,喝問:“你不說話,那你來這兒作何?”
這話說得很不客氣,謝遷和李鐩年歲相當,只是因為李鐩屬于“大器晚成”,很長時間內在朝中的地位跟謝遷相去甚遠,故此地位并沒有隨著官職的提升得到尊重,謝遷當著其他重臣的面,居然直接喝斥。
李鐩本想拿出對沈溪表達過的中立態度,讓自己兩不得罪,誰知上來就被謝遷劈頭蓋臉喝斥,也就不再自取其辱,訕訕地退到一邊。
就在此時,司禮監掌印太監張苑從乾清宮內出來,眾人頓時安靜下來。
張苑現身后,謝遷上前去見禮,張苑沒顧得上跟謝遷還禮,四下看了一眼,著急地問道:“沈尚書人呢?沈尚書可到來了?”
“怎么?”
謝遷不由皺眉,張苑只顧找沈溪,跟上次朱厚照放鴿子的情況有極為相似,那次沈溪沒來,朝議便作罷。
張苑解釋道:“陛下已準備開午朝,但陛下有言在先,若是兵部沈尚書未到,這次朝議就要延后。”
這下徹底把謝遷激怒了,他大喝道:“荒唐,真荒唐!大明朝會,竟因為一個朝臣是否到來而決定是否舉行!這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何鑒勸說道:“于喬莫要動怒,陛下要商議的事情基本都跟之厚有關,問問之厚是否來了,也屬于情理之中的事情嘛。”
“對,對!”
旁邊有人附和。
謝遷還是很惱火,就在他準備繼續大放厥詞時,張苑突然指著遠處大喊大叫:“來了來了,沈尚書總算是來了,謝大人,諸位大人……咱家這就進去通稟陛下,相信這次朝議很快就要開始!”
說完,張苑一溜煙進了乾清宮殿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