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一臉不耐煩的表情,這會兒誰站出來說話,很容易遭致反感,這讓在場大臣有些無法接受……既然你不是什么勤政愛民的好皇帝,又不想開朝議,干脆跟以往一樣把朝會停了便是,今天好不容易開回午朝,你卻這般不耐煩,一心早點兒結束,難道是因為沈溪沒來所致?
何鑒道:“陛下,老臣有事奏稟。”
旁人不出來說話,何鑒總歸要作個表率,他拿著笏板出列時,立即得到謝遷贊許的目光……二人之前商談很多事情,在皇帝威逼下,只有他們站出來承擔重任,對別的大臣才會形成指引。
朱厚照沒有動怒,不過也沒有多耐心,一擺手:“說吧。”
何鑒認真地說道:“老臣得知西南一帶,去年五六月間爆發民亂,有地方部族沖擊官府,以至四川、貴州等地糧食嚴重減產,政令不得通達。加之中原地區民亂頻乃……如今四海內并非安定祥和。”
朱厚照眉頭緊皺:“何卿家這是何意?”
何鑒道:“以老臣之意,攘外必先安內,當迅速出兵平息民亂,安定民心。”
雖然何鑒沒把話說得太過深沉,但簡短幾句就讓朱厚照明白他的意圖。
朱厚照若有所思地往謝遷身上瞄了幾眼,好似在說,這些話不會是你謝老兒教的吧?
在場大臣心知肚明,分明是謝遷拿國內動亂做借口,阻止朱厚照出兵,至于這方式是否奏效姑且不說,但至少說明謝遷態度明確,那就是堅決不出兵!
朱厚照道:“地方民亂年年有之,難道川貴等地就沒有合格的官員維持地方安穩嗎?只要未危及朝廷統治根基,朕就不會強求。說起來,西南之地當初也不太平,虧得沈卿家領兵平息……朕前幾天還得到消息,山東巡撫胡璉胡卿家平亂有功,估摸再有一個月左右,便可班師回朝……”
如果是以往,因劉瑾刻意隱瞞,朱厚照又只顧著吃喝玩樂,對朝中事務基本是一問三不知。自打劉瑾謀逆后,朱厚照便有了覺悟,知道對朝事全不知情可能會造成奸臣擅權甚至危及皇位安穩,加上張苑對朝事不敢隱瞞,朱厚照說起軍務來基本可以做到侃侃而談。
何鑒道:“那以陛下之意,是想將山東巡撫調任西南?”
朱厚照笑了笑:“朕絲毫也不擔心西南民亂,現在只要把京畿以及山東、河南之地叛亂平息便可,朕要舉兵平定草原,此乃兩年前所定國策,當時諸位卿家可都是見證人,難道還會出爾反爾不成?”
剛開始朱厚照尚帶著笑容,說到后來,臉色變得冷峻,目露兇光,四下打量,好似在說,誰出來說喪氣話,就讓誰不好過,你們最好都識相點兒,老老實實待在原位。
在場文臣,都是六部和各寺司高官,起碼都是侍郎、少卿級別,這些人懂得中庸之道,當初劉瑾權擅天下時,朝廷內老臣數量急劇減少,連楊一清這樣的后進現在都已做到戶部尚書,類似的大臣可不少,經歷過劉瑾的血腥清洗,誰都不想出來挑頭。
何鑒也不好接茬,因為他發現要勸阻出兵,還是由謝遷出面說話最合適,因為當年他是兵部侍郎,曾全力輔佐沈溪推動兩年平草原的國策,現在他若是反對,難免落下兩面三刀的口實。
所以,何鑒干脆后撤一步,把“機會”讓給別人。
謝遷馬上出列:“陛下,老臣認為今年出兵草原并不合適。”
謝遷這一表態,君臣間的矛盾立即凸顯,在場大臣屏氣凝神,想看朱厚照和謝遷怎么爭鋒。
皇帝主戰,首輔卻反對,雙方碰撞很可能是火星撞地球,誰想朱厚照只是笑了笑,道:“謝閣老某些方面的認知太過偏激,朕不想跟你爭論,你愛怎么說都行!誰還有稟奏?沒了的話,朕準備回去歇著了!”
說到后來,朱厚照干脆連起碼的掩飾都沒了,不說退朝后要去做什么大事,干脆挑明說要去睡覺。
謝遷當即跪下,一臉堅毅:“陛下,出兵會危及大明千秋基業,難道您想讓大明社稷毀于一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