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剛走出午門的沈溪心情也很郁悶:“我千算萬算,已盡可能回避,本以為到了文華殿偏殿只是跟他打個招呼,然后大家相安無事,結果謝老兒卻主動把矛盾挑起來,而且把事情鬧得這么大……既然你喜歡鬧騰,那我就奉陪到底。”
這種時候,沈溪不會選擇逃避,這涉及朝堂上權力之爭,謝遷明顯已大權獨攬的情況下,他這邊如果就此認輸,等于說未來幾年甚至十幾年,作為退縮的一方他都沒有翻身的機會。
關鍵在于,只要他自認不如謝遷,甘做“二把手”,謝遷就絕對不可能再把朝堂接班人的位置留給他,謝遷會對他千防萬防,將來梁儲和楊廷和等人無論誰崛起,都是狠角色,再加上朝中有謝遷未來幾年栽培的“親信”當道,沈溪只能趁著下一個劉瑾崛起把朝廷清洗一遍,才有機會問鼎權力巔峰。
否則他就得再等二三十年,等他也可以跟謝遷一樣,對一群后生論資歷的時候,才能把話語權接管過來。
沈溪心想:“一旦我現在認輸,不是打不打一場戰爭的問題,等于說我未來的仕途被你牢牢拽在手里,你想怎么處置我都行,本來我敬重你的為人,不想跟你明面上抗爭,但現在你逼著我跟你翻臉,現在朝堂上已是有你無我的態勢!”
……
……
轉眼未時已過三刻,滿朝文武依然在皇宮中等候。
謝遷可不會承認自己打壓沈溪,更不會承認自己要支配沈溪未來在朝中的發展方向,甚至還不會承認要栽培一個強有力的接班人來對抗沈溪……這些事,他內心很反感,但其實卻不自覺向這個方向做。
此時謝遷已在想怎么在正德面前告狀,讓沈溪徹底失去皇帝的信任,他不會覺得自己有多卑鄙又或者怎樣,只堅持認為做這一切都是為了沈溪好,目的是讓沈溪能在合理有序的規則中發展,而且自己作為一個負責任的長輩,所做的事情對大明、對朝臣、對沈溪、對天下百姓都有利。
謝遷一心等著朝會開啟,可惜直到日落,朱厚照都沒影子。
不但朱厚照沒露面,連張苑、戴義和小擰子等皇帝身邊的近侍也沒露面,甚至沒人出來知會一聲他們是要繼續等下去,還是就此打道回府,所有人都饑腸轆轆,倍感時間難熬。
“于喬,你看這時候不早,我等……是否就此離開?”何鑒跟一些人交換過意見之后,過來以請示的口吻問詢。
謝遷黑著臉:“等!繼續等下去,今日怎么也要把陛下等來!”
剛把話說完,就見張苑帶著人進入偏殿殿門,謝遷連忙迎上前,迫不及待地問道:“陛下可是要召見我等?”
張苑道:“諸位先回吧,陛下暫時不會見朝臣,今日朝會延后,再開不知要等到何時了……”
謝遷惱火地質問:“劉公公這話是什么意思?朝會就這么無疾而終?陛下作何不出來相見?”
“對啊!”
何鑒、楊廷和等大臣也上來為謝遷撐腰。
張苑沒好氣地道:“陛下的意思,本來這次朝會乃是兵部沈尚書力主所致,但現在沈尚書已離宮,也就沒了舉行的價值。現在陛下無暇他顧,親口諭旨取消朝會,諸位若有什么奏疏,只管把奏疏呈遞上來,然后自行回去吧!”
張苑無意間透露的消息,讓在場大臣聽到后感覺很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