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廷和有些看不過眼,站出來勸解:“張公公,謝閣老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朝廷……為人臣子者,就算明知不能勸阻陛下,也要站出來指出疏漏,防患于未然,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梁儲在一旁看著,目光清冷……他脾氣沒有楊廷和那么火爆,就算心有不滿,也能忍住,這也是當初劉瑾相逼下他能進退自如的根本原因。
楊廷和在內閣中處于末位,無所顧忌,主動站出來說話,也是因為他覺得必須要為內閣發聲,維護閣臣的尊嚴和名望,不過就算如此他依然沒敢在朱厚照發怒時挺身而出,與謝遷共進退。
好在謝遷感受到這份關懷,側過身,望著楊廷和微微點了點頭,隨后又輕輕嘆氣,或許是覺得楊廷和出面力挺他沒什么必要,畢竟開罪的對象是跟內閣工作對接的司禮監掌印。
張苑冷冷一笑,他對謝遷還有些顧忌,但內閣其余人等卻從未放在眼里。
在張苑的想法中,他這個司禮監掌印手握朱批大權,理應高人一等,就在他要繼續逞威風時,戴義出來勸和:“大家切莫傷了和氣,我等同殿為臣,只是分工不同,謝閣老不也是出自一片好意?既然朝會已結束,諸位大人請回吧……散了,散了,來人啊,送諸位大人出宮。”
張苑被人打斷,回身怒視戴義:“戴公公,你好大的官威啊……這里有你說話的資格嗎?”
戴義本來是站出來當和事佬,被張苑如此喝斥,只能黯然地低下頭,往后退一步表示謙讓,不再言語。
張苑正得意,忽然發現在場大臣看他的目光中充滿鄙夷和疏遠,愣了一下,開始反思之前說話的態度,突然想起跟在場的文官武將結怨可不是什么好主意,這對以后他施政不利,不如想想怎么收攏人心。
張苑心道:“哎呀,疏忽大意了,不知不覺就把人得罪了……臧賢之前不是說了么?這朝中最大的矛盾,便是文官跟陛下的矛盾,文官們不敢對陛下如何,但陛下陣營中卻有個異類沈之厚,只要把矛盾往沈之厚身上引便可。”
張苑嘆了口氣,道:“咱家先前說話太重了,這里跟楊大學士道個歉。”
“哼!”
楊廷和冷哼一聲,沒有接受張苑的道歉。
在他看來,內閣首輔是文官之首,乃是文人至高無上的榮耀,也是他畢生追求的目標,堂堂三朝元老竟然被一個閹人如此喝斥,就好像心目中的神明被人侮辱侵犯,自然不甘心要站出來說話。
誰侵犯內閣乃至首輔的權益,他都會以敵對的態度反擊。
張苑心里頓時來氣:“嘿,我低聲下氣跟你道歉,你居然這態度?你小子是不想在朝中混了吧?”
但因為想轉嫁矛盾,張苑也就沒有針對楊廷和,道:“陛下之所以會如此胸有成竹,定下出兵之策,乃是因為朝中有兵部沈尚書這樣曠古爍今的名臣在……想我華夏幾千年,有幾人對番邦戰績能比得上沈尚書?”
謝遷聽出來了,張苑再次有意把仇恨往沈溪身上拉。雖然他對沈溪很不屑,但并不想被人利用,尤其這個心懷叵測之人還是個太監。
謝遷的想法是,就算要處罰沈之厚,那也是文官內部的事情,跟你張苑無關,你這個閹人一直在我們面前挑唆算幾個意思?
謝遷沒有跟張苑解釋,甚至連句告辭的話都沒說,一擺手,招呼楊廷和、梁儲等人離開,等他轉身時,張苑非常意外,愣了一下幾步上躥,攔住謝遷去路,問道:“謝閣老,咱家尚未把話說完,你匆匆離開算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