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朱厚照終于答應繼續行軍。
大軍行進,雖然速度不快,但至少不會在一地停留太久。
沈溪這次沒有再乘坐馬車,而是選擇騎馬,在皇帝懈怠的情況下他得站出來為全軍做個表率。
即便如此,一天下來依然沒有走完全程,當天還是要在野外扎營,到第二天才能抵達居庸關。
沈溪沒辦法,駐扎后他計算了一下大概還有二十里,心里非常懊惱,帶了個活祖宗出征,讓他很是困惑,但心里又稍微有些安慰:“換了那些謹慎的皇帝,不可能會答應出兵草原,既是我成全朱厚照,也是他成全我,他身上這些個毛病,我應該理解才是。”
當晚沈溪還是留在中軍大帳處理公務,上更后朝廷委派的監軍張永和馬永成兩個老太監前來報到。
二人都不是自京師出發,而是先從外地到京城,再從京城追到軍中。
張永此前一直留在宮里,但年前朱厚照安排手下去江南探訪,沈溪大概猜到,朱厚照這是有心去江南一帶游玩,提前派人打頭陣,順帶找些好吃好玩的東西回來。
張永和馬永成作為沈溪的監軍,見面時非常客氣。
兩人都曾跟沈溪合作過,知道沈溪的脾性,略微寒暄后就主動告退,沒有提及具體的作戰計劃。
沈溪沒有出言挽留,二人這一路辛苦,等休息好有的是時間商議。
等兩位監軍離開,沈溪這邊又迎來一位客人,不過這位客人沈溪不能在中軍大帳接見,因為他并無官職,只能算是他的私人幕僚……正是唐寅。
本來唐寅沒打算跟沈溪出征,不過或許是家中河東獅不甘心平凡一輩子,連續吹枕邊風,加上以前沈溪取得的戰績實在太過耀眼,唐寅自己也覺得只要跟隨沈溪出征,一定能拿到軍功,獲得朝廷賞賜,有機會當官,實現早已斷絕的仕途夢。
沈溪出京后,想到身邊還缺少書吏,便給唐寅去信,詢問一下意見,卻沒曾想唐寅居然會連夜騎馬跟來。
唐寅見到沈溪后非常熱情,相互見禮寒暄一陣后,唐寅迫不及待地表態:“在下之前未曾跟隨沈尚書出征,此番一起前往草原,馬革裹尸也算是人生難得的歷練。”
沈溪笑道:“唐兄,對戰場有多大期待就要承擔多大風險,你可有準備到疆場殺敵?”
唐寅一聽面露回避之色,好似在說,我陪伴你出征是充當謀士的角色,你真讓我拿兵器到一線殺敵?
沈溪道:“這疆場上,有很多未知的情況發生,在下雖然會極力保護唐兄,但就怕……”
“沒關系。”
唐寅好像很樂意接受沈溪的“保護”,說話時拿一種理所當然的口吻道,“到了戰場上,一切都要以大局為重,在下豈是貪生怕死之人?一定會陪在沈尚書左右,出謀劃策!”
唐寅這話說得極為巧妙,著重強調了兩點,一是怎么都要留在沈溪身邊,而不是上戰場殺敵。第二點,就是他負責出謀劃策,動刀槍的事情跟他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