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苑跟麗妃開始勾搭。
本來張苑的權勢就在增長,而錢寧因為文化水平低,加上本人貪生怕死,性格上又有缺點,麗妃篤定此人成不了大器。
故錢寧胡作非為不聽從勸告時,麗妃只能轉而跟張苑合作,雖然麗妃沒把張苑當作長久合作的伙伴,認為對方只是個空有野心,喜歡耀武揚威但其實只是狐假虎威裝腔作勢的小人,但只要對方手握大權,就值得結交。
麗妃把自己跟張苑的合作,當作權宜之計。
轉眼到了三月二十三。
行路四天后,從京城到居庸關這一百二十里官道才算正式走完,就此軍中上下還累得夠嗆。
在沈溪看來,這段路以平坦的直路居多,基本不用爬坡繞彎,兩天時間足夠了,卻沒想到竟然比預期時間足足翻了一倍。
進入居庸關關城后,沈溪仔細一琢磨,意識到情況不妙,朱厚照領兵出征這件事開始顯得不那么靠譜了。
再看朱厚照,剛一進關城就住進了衛指揮所,居庸關內沒有設行宮,朱厚照又不愿繼續住營帳受苦,所以選擇住進這里條件最好的官衙。
沈溪頻頻接見李頻等地方官員,同時召見早前一步領兵抵達的胡嵩躍和王陵之將領,武將們的想法都很淳樸,同處狹小的關城內,怎么都得面回圣,畢竟這回是陪同朱厚照御駕親征,見皇帝一面絕對能振奮士氣,本身這也是武將心目中最大的榮耀。
可惜的是,沈溪卻沒法滿足他們純樸的愿望,因為朱厚照好像生氣了,連沈溪自己去求見都未成功。
本來沈溪想跟朱厚照探一探具體作戰計劃,但朱厚照選擇避而不見,沈溪只能把心中所想寫于奏本上,準備另外找個時間呈奏。
當晚,朱厚照身邊近侍小擰子前來找沈溪傳話。
“……沈大人,您多擔待些,陛下行軍途中染病,精神不濟,短時間內怕是沒法見您,不知您準備幾時出發前往大同府?”
小擰子并不是來傳達命令,而是詢問沈溪打算。
沈溪道:“軍情緊急,刻不容緩,明日本官便準備出發前往大同。”
小擰子有些急了:“是否操之過急了些?如果韃靼人殺進外關,恰好跟陛下的人馬迎頭遇上當如何?”
沈溪感覺這不像是朱厚照提出的問題,而是小擰子自個兒關心,心中不由一陣悲哀,“之前那臭小子雄心壯志,離京不過四天就已煙消云散,現在就連小擰子對這場戰事的關心程度也比口號喊得震天響,要御駕親征建立千古功業的皇帝高。”
沈溪道:“應該不用擔心吧……到現在為止尚未有韃靼人舉兵南下的消息,外長城這幾年修筑完畢,各關口要塞戒備森嚴,就算韃靼人南下,也會有烽火臺傳報訊息,可以提前防備。”
小擰子苦著臉哀求,“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沈大人,要不這樣,您先帶領所部人馬,一路護送陛下到宣府,然后再揮師大同,您看……”
沈溪簡直想罵人。
這算什么要求?我是來打仗,還是護送小皇帝游山玩水?
這才出京城幾天,之前拍著胸脯說要上陣殺敵的少年郎就膽氣全無,一路上盡唱反調,只顧著吃喝玩樂。此時沈溪終于回味過來,小擰子這番話應該是出自朱厚照授意……因為朱厚照比誰都怕死。
沈溪皺眉問道:“這是陛下口諭么?”
小擰子面帶遲疑之色,沈溪立即知道就算朱厚照沒有把話挑明,也暗示過小擰子這么說。
過了一會兒,小擰子終于咬牙道:“并非是陛下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