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遷微微搖頭:“這種事,還是不要在朝中提及為好,如今是什么時候?誰要是站出來挑頭,不是給自己惹不痛快嗎?”
何鑒道:“既然你不想管,那最好是去勸說告一下,讓那些仗義執言的官員略作收斂,不要拿雞蛋去碰石頭……你作為首輔,不主動一點,難道還要讓我這把老骨頭東奔西走?”
“之厚那邊的事情懸而未決,聽說這次太后和介夫攜手,跟之厚鬧得很不愉快,居然先后派了三批人去防著他,之厚再怎么豁達,到底也是個年輕人,血氣方剛,你就不怕他真的翻臉?”
“嗯!?”
謝遷望著何鑒,不明白為何對方會把話說得如此直白。
何鑒嘆了口氣道:“有些事,本來得過且過,但以后朝中的情況能跟以前一樣嗎?我這把老骨頭在朝留不了幾天了,可你謝于喬不同,太后這次直接找介夫做事,你心里能一點想法都沒有?”
謝遷黑著臉反問道:“我能有何想法?”
“最好你沒有。”
何鑒搖頭,淡淡一笑,“不過之厚那邊一定會有意見,現在朝中參劾這個參劾那個,鬧得是不亦樂乎,有沒有人在背后搗亂說不好,但現在朝中一些人蠢蠢欲動卻是不爭的事實。過去這半年多來,京城太安靜了,太平日子過久了,總會有些人耐不住寂寞,要跳出來搞事。于喬,你該拿出負責任的態度,當機立斷,莫要遇到事情總想著回避,這樣不好!”
謝遷瞪著何鑒,半天沒有言語,顯然是心中有所觸動。
……
……
張太后頒發懿旨讓沈溪去居庸關整頓兵馬,實際上她并沒有直接調撥朝中大員的權限,尤其是沈溪一直跟在皇帝身邊的情況下。
當沈溪一行抵達紫荊關,京城內派楊廷和跟張鶴齡來紫荊關迎駕的消息隨之傳來,不過此時兵馬還在半道上,同時抵達關城的還有張太后調沈溪去居庸關整頓兵馬的諭旨。
朱厚照聽說這件事情后,臉上滿是不悅,因為他覺得自己是皇帝,別人無權繞過自己下達調遣文武官員的命令,就算是親生母親也不行。
尤其此番涉及沈溪這位他信任的大臣,朱厚照當著沈溪、小擰子、江彬的面,氣呼呼地表達了他強烈的不滿:
“……到底誰是皇帝,朕雖然沒回京城,但已公開露面,照理京師那邊就該停止種種僭越之舉,為何命令還要不停地下達?難道說朕現在已退位讓賢了嗎?”
因為朱厚照生氣,小擰子跟江彬都不敢接茬,朱厚照看了幾人一眼,最后目光落在沈溪身上,問道:“沈先生,你怎么看待這件事?”
沈溪道:“陛下不在京城,很多事無法做出決定,或許朝中有人體諒陛下對局勢不了解,想主動替陛下分憂吧。”
沈溪不會直接攻擊誰,無論是楊廷和,或者張太后在背后針對他,他都秉承一個原則,那就是與世無爭。
當然,這只是他表現出的一種高姿態,到底爭還是不爭,沈溪真實的想法沒人能說得清,至少從目前的情況看,朱厚照已被激發逆反心理,誰做一些讓朱厚照不爽的事情,誰就會成為朱厚照的敵人。
沈溪于靈丘見到朱厚照前,沈溪就是這個假想敵,但現在明顯沈溪已經跟朱厚照站在同一條戰線上,新的靶子已在不知不覺間豎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