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苑是東宮常侍出身,一直幫助朱厚照吃喝玩樂,照理應該屬于張太后的“眼中釘”,但其實張苑本身卻是坤寧宮執事,屬于張太后的嫡系,雖然高鳳現在深得張太后信任,可當初張太后最寵幸的太監卻是張苑。
正因為這份信任,張苑受張太后重用,先是奉命監視朱祐樘,后來又照顧朱厚照起居,以便她及時了解兒子的動向,算是張太后跟前最得力之人,所以聽到這消息張太后并沒有多反感,甚至還持支持態度。
張太后又道:“這么大的事情,得派人去通知壽寧侯和建昌侯一聲,他們也該知道朝堂人員變動。”
高鳳問道:“娘娘,是否派人去問問陛下是怎么回事?”
“去了有用嗎?皇兒不肯聽,那就由著他,總歸趕緊把司禮監掌印太監安排好,他自己不處理朝事,難道不找個代勞之人?等張苑回來后,哀家也會找機會見他一次,跟他交待清楚,有事多聽聽朝中文武的意見,別想獨攬大權,劉瑾的下場就是對他最好的警示。”張太后道。
高鳳心想:“這有什么用?”
張太后又道:“對了,哀家還要致函謝閣老,回頭你帶信出去,讓他知道哀家的意思。明天就是朝會,讓他們多規勸皇兒勤政愛民,做個讓大明國泰民安、蒸蒸日上的好皇帝,現在大明周邊已是一團和氣,內部也無人作亂,正是發展民生的好時候。”
“是,是!”
高鳳忙不迭應著。
張太后臉上露出心滿意足的笑容:“若是未來朝局穩定,你們都是大功臣,這次損失的,哀家都想辦法給你們補回來……你們只管好好辦事,只要你們做了事情,哀家一定不會虧待!”
張太后最后說的這番話,基本屬于安慰性質,高鳳很清楚,以朱厚照的貪婪程度,一旦銀子被其收走,自己這輩子很難有機會拿回來。
他心中暗自慶幸:“幸好我出的銀子不多,換作是李興和張永,這會兒估摸都在哭吧?不過我手里的養老錢也沒剩下幾個了,回頭得過幾天緊巴巴的日子。”
隨后高鳳等張太后寫信,等接到手里才發現張太后并非是以懿旨的方式向謝遷下達命令,而純屬商議性質的書函,高鳳忽然意識到:“一個張苑,一個謝遷,都是太后娘娘信任之人,她的目的已達到,而我的使命卻似乎到頭了。”
……
……
朱厚照醒來時,已是日落西山。
朱厚照打著哈欠,在太監的侍奉下梳頭,小擰子趕緊將沈溪的奏疏呈遞到朱厚照跟前。
作為皇帝,自然不需要親自去看奏疏中寫了什么,而是由小擰子在旁將內容讀出來,朱厚照最關心的自然是各家出了多少銀子。
等所有數字讀完后,朱厚照點頭道:“倒還不錯,張苑肯拿出十萬兩銀子孝敬朕,也算有良心……朕恢復他司禮監掌印太監的職位,不算虧。”
小擰子心想:“陛下依然把官職當作買賣看待?這……這也未免太過兒戲了吧?”
不過他馬上又意識到有哪里不對勁,心想:“明明張苑沒有十萬兩,這些銀子都是陛下打出的幌子,為的是將所有太監手里的銀子詐出來,為何陛下的意思卻好像張苑真的要拿出十萬兩銀子出來?”
小擰子本想將自己孝敬三千兩銀子的事情說出來,但又覺得皇帝未必留意到名單中沒有自己的名字,又想起沈溪勸說皇帝將之前所得銀子退回,心中便多了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