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張氏兄弟走到門口,只見里面又出來人迎接,這次卻是小擰子。
小擰子有些慌張,走到張氏兄弟跟前行禮:“見過兩位侯爺。”
“不用多禮。”
張鶴齡顯得很傲慢,“現在可以進去了么?”
小擰子再度行禮:“兩位侯爺請隨奴婢來……”
在小擰子引路下,張氏兄弟走在前,張永跟在后,一行四人進到屋子內,剛進門便聽到朱厚照大發雷霆:“……豈有此理,大明海疆,到底是朕的,還是那些倭寇的?”
聽到這話,張氏兄弟多少放心了些,好像朱厚照在意的是沿海倭寇肆虐,并沒有特別針對兄弟二人的意思。
張氏兄弟進去后大概看了一眼,除了朱厚照外,還有司禮監太監張苑、高鳳和李興,而皇帝面前站著的,尚有首輔謝遷、次輔梁儲,另外就是兼任吏部和兵部尚書的沈溪,以及工部尚書李鐩、戶部尚書楊一清。
只是沒看到新任的禮部尚書費宏,也不見另外兩名閣臣楊廷和跟靳貴。
除此外,還有英國公張懋、國丈夏儒、保國公朱暉等都督府的勛貴與會。
儼然是一次軍政大佬的閉門會議。
張鶴齡打量弟弟一眼,大概是在提醒,既然事情跟自己無關,千萬別緊張,聽聽君臣說些什么,謀定而后動。
但聽錢寧的聲音傳來:“陛下,倭寇突然泛濫,他們持有大明軍隊裝備的制式火器,卻不知是從何渠道獲取,數量還不少,地方守備兵馬不敵,一些沿海府縣被其襲擾,百姓流離失所……”
張氏兄弟這才看到,其實人群旁還站著三人,除了錦衣衛指揮使錢寧外,尚有江彬,另外一人相對陌生。
卻是朱厚照剛從宣府調來的許泰。
朱厚照打量謝遷,問道:“謝閣老,這件事你如何看?那些槍械,是如何流落到那些倭寇手上的?”
謝遷道:“老臣認為,應該是有人泄露了制造方法,倭寇自行鑄造所得,并非是從地方衛所流失。”
朱厚照又打量工部尚書李鐩:“李尚書,你覺得呢?”
李鐩趕緊道:“微臣不清楚情況,工部負責鑄造槍械的工匠,都處于相對封閉的狀態,管理極其嚴格,不可能泄露出去。”
錢寧道:“陛下,以臣所查,倭寇使用的火器,乃是幾年前我大明將士西北之戰用過的那種,并非是如今最先進的火器。”
“廢話!”
朱厚照怒道,“新式火槍連朝廷都沒裝備多少,若那些倭寇都已學會鑄造之法,問題可就大了。一定要查清楚,到底是誰將火器鑄造工藝泄漏出去的……還有,務必查出他們在哪里鑄造的兵器,必須盡快將他們的老巢給端了!”
在場人等都不說話,因為這命令并非是對特定人所下,更像是一種督促。
司禮監掌印太監張苑道:“陛下,為今之計是早些調遣人馬,平息沿海倭寇,不能讓其繼續猖獗并蔓延發展下去。”
謝遷道:“張公公,如今西北戰事剛罷,中原盜亂尚未平息,若再輕啟戰事,必定勞民傷財,大明府庫沒有更多的帑幣完成這次戰事,所以……還是先穩定中原,再想辦法平息沿海禍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