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沈溪跟李鐩會面時,朱厚照也得知南京工部上奏造船之事,而將這件事告知朱厚照的人是張苑。
張苑對朱厚照很了解,他知道皇帝對于那些新奇的玩意兒很在意,尤其是造大船這種能撐大明臉面的事,怎么都不會放過。再者,造船有諸多好處在里面,張苑想從中撈油水,再加上這本身就關系軍隊事務,張苑覺得皇帝應該會同意,便在沒有跟沈溪做出商議的情況下,跟朱厚照提出。
朱厚照聽到后,果然拍著大腿道:“好事啊,此乃利國利民的事情,朕自然會支持!”
此時正德皇帝坐在那兒,臉上帶著一股憧憬,仿佛他已經置身于大船上,以大明皇帝的身份出海游歷,盡情欣賞瑰麗的海上風光,仿佛一切都在他掌控中,那股豪情壯志讓他很是嘚瑟。
張苑笑著問道:“那陛下,是否直接下旨讓工部造船?”
“工部?不是兵部嗎?”
朱厚照問道,“造船的事讓工部辦,指不定造成什么鬼樣子,不如交給兵部署理……有沈先生在,再難的事情他也會辦好,而且佛郎機人那邊沈先生也有關系,想來能弄到造船圖紙!我們一定要造出比佛郎機人更大的船只,這樣海上的霸主就是我們的了!”
張苑道:“陛下圣明。”
……
……
造船的事,朱厚照拍腦門一想,覺得可行,立即安排下讓張苑去傳旨造船。
甚至朱厚照對于船只的造價,還有建造工藝等完全不清楚,但他卻完全不在意這些,只對最后的結果感興趣,至于詳細造船過程他不想過問,圣旨交給張苑去下達便可。
張苑在這件事上也在耍小聰明,我就是不跟你沈之厚說,等你最后一個知道,這樣你就不用回絕我了。
張苑的想法很簡單:“既能討好陛下,又能讓我賺銀子的事,為何不賣力去做?”
在張苑拿到朱厚照的授意后,馬上回去跟司禮監眾太監商議圣旨細節,甚至特地派人去跟謝遷打招呼,因為張苑知道謝遷在造船這件事上非常支持,因為內閣難得在一些有關改革的事情上做出同意的票擬。
此時沈溪雖然已獲悉事情原委,也只能裝作不知,事情既然捅到皇帝那里,想改變已經很困難。
哪怕造船這件事在沈溪看來并不屬于優先級,但有了朱厚照的授意,造船便迫在眉睫,他自認沒必要跟朱厚照唱反調,既然身處大航海時代,海船終歸是要造的。
圣旨下達后,隨即朝中沸沸揚揚,都在說造船對大明的影響,連一些無關人等也在談論此事。
沈溪作為當事人,卻處之淡然,哪怕這件事最終是由兵部落實,工部全力配合,他也不著急籌備,寧可讓事情再發酵一段事件。
……
……
“之厚那小子,倒也沉得住氣,消息已滿朝皆聞,好像唯獨他一人被蒙在鼓里似的,不聞不問。”
謝遷小院內,聚攏幾人,除了楊廷和外,還有楊一清、靳貴,所談正是造船之事。
因為圣旨中并未將造船事宜分配到各衙門,連調撥款項都沒說清楚,以至于謝遷可以拿這件事來做文章。
說這話的人,正是謝遷,也只有他才會對沈溪如此不屑,其他人哪怕是素來對沈溪有成見的楊廷和,也不得不收起那股輕佻和傲慢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