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以沈溪賜封“沈國公”籌備封爵事宜,這也意味著沈溪在出征前,要領受爵位,還要進宮謝恩。
照理說應該有朝會宣布此事,但朱厚照對朝議一點兒都不上心,反而準備親自到沈家封爵,以體現出他對沈溪的尊重。
事情由司禮監傳到翰林院,這邊眾閣臣自然也知曉,謝遷得到消息時并不在內閣,而是在他的小院內,由梁儲和楊廷和將此事告知。
謝遷當即有些惱火:“什么沈國公,簡直荒唐!他到底有多少功勞,能封公爵?這沈國公又是什么東西?”
在謝遷眼里,一個御賜的國公爵位竟只是個“東西”,梁儲和楊廷和都有些汗顏。
梁儲道:“陛下已欽定,內閣這邊是否要上疏跟陛下提及不合體統?”
謝遷抬頭看了二人一眼,微微搖頭:“陛下要給他封公爵,那就封吧!老夫的話,現在有什么效用?總歸他現在已是皇親國戚!咳咳咳……”
到最后,謝遷咳嗽起來,好像是被氣的,但他又不說要去勸諫皇帝,如此一來梁儲和楊廷和都覺得這背后應該有什么因由,楊廷和大概知道謝遷已答應暫時不干涉沈溪的事情,梁儲則完全不知謝遷為何有如此轉變。
……
……
沈溪要被朝廷賜封為“沈國公”的消息,由司禮監秉筆太監張永帶到沈溪跟前。
張永到了沈家,直奔書房,跟沈溪把事一說,多少帶著一點邀功的意味。張永笑著道:“沈大人真是恭喜了,不對,以后應該稱呼您公爺。”
沈溪打量張永,問道:“此事陛下已經定下來了嗎?”
“定了定了。”
張永道,“陛下已安排朝中籌備封公事宜,就這幾天的事情,大概跟沈小姐……新皇后進宮同時進行。沈家可說是雙喜臨門啊。”
沈溪道:“多謝張公公上門來通知。”
因為張永并非是來傳旨,只是來遞話,沈溪并沒拿出多少禮數,臉上也沒帶著欣然之色,讓張永略微有些尷尬。
張永苦笑道:“沈大人,旁人封爵那是幾輩子的榮光,但您……怎么如此平靜?呵呵,還是您有氣度,這叫處變不驚……不對,應該說是榮辱不驚才對。”
沈溪語氣仍舊很平和:“敢問一句,這沈國公的爵位會給本官帶來如何改變?朝中,還有天下人會如何談論此事?”
這問題讓張永不好回答。
若說開國功臣或者靖難功臣封爵,到底是一種極大的榮光,但沈溪被封爵則顯得“名不正言不順”,沈溪平定草原的功勞再大,但在開國和靖難面前則顯得微不足道,這正應了一句話:亂世出英雄,太平年景就算有再大功勞也難以得到歷史認可。
如此也導致沈溪的國公之位,會被認為接近于“傳奉官”的性質,是皇帝隨興而為,沈溪會被歷史指指點點,更可能會被說成是恃寵而驕的佞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