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侖臉色稍微有些尷尬。
昨日的事情唐寅可以拍著胸脯說自己毫無偏狹,但張侖卻不敢這么說,當時宋書等人請他出面找沈溪主持公道,他是允諾了的,要說始作俑者,張侖如何都跑不掉,只是沈溪沒有追究罷了。
唐寅打量張侖:“張兄弟,你乃勛貴出身,跟那些普通將領不同,有時候難得糊涂也是一種處世之道,你可別招惹事端回去啊。”
“明白、明白。”
張侖沒覺得唐寅這話有何不妥,連聲道,“在下知道怎么做了。”
……
……
京城內,朱厚照終于得到沈溪上奏。
雖然沈溪上奏是在出征三天后才發出,但因河間府城距離京城沒多遠,上奏當天深夜便送至京城,很快便交到朱厚照手上。
朱厚照看過沈溪的上奏,拍案叫絕:“不錯,沈尚書就是沈尚書,領兵比別人強多了……這才出征幾天哪,北直隸地面已基本看不到叛軍活動的蹤跡,戰場已成功挪到山東、河南境內。”
張苑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有沈大人出馬,必能旗開得勝。”
“還沒正式交兵,現在恭喜朕為時尚早……朕還等看好戲呢,要不是有別的事牽絆,朕其實想跟沈尚書一起出征……前一次在宣府,朕沒機會跟沈尚書并肩作戰,這次戰場距離京城不遠,倒有幾分希望!”
朱厚照神色間滿是期待,好像踏上戰場對他來說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張苑趕緊勸阻:“陛下,此番朝廷兵馬對付的到底不是草原上的群狼,不過幾個毛賊罷了,交由沈大人解決便可,哪里用得著陛下御駕親征?殺雞不用牛刀嘛!”
朱厚照稍微有些不滿:“可就是這么群毛賊,頭年里攻入博野、饒陽、南宮、無極、東明等縣,以及深、冀、定、祁、開等州鏡,并曾轉戰至胙城,破沁水,由冀城至洪洞,破趙城,再破祁縣、太谷,把山西、北直隸、河南、山東鬧了個遍,最后竟然攻破棗強城池,殺知縣,抄掠寧晉皇莊,威逼霸州、雄縣,京城一日三京,不得不讓朕出動沈尚書,這就非常具有諷刺意味了,難道現在大明就沒一個能跟沈尚書媲美……不說媲美,能比得上沈尚書軍事造詣一成的將領嗎?”
張苑道:“有啊,陛下,陸侍郎率軍于霸州殲滅叛軍近萬,日前所部又于北直隸跟山東交界處,打了一場勝仗,這不上奏來了?”
“哦?”
朱厚照非常意外,他沒想到除了沈溪的上奏,居然陸完也有上奏,而陸完的上奏更直接一些,說明其剛剛在山東陵縣、德平一線打了勝仗,雖然取得的戰果未必可觀,卻起到振奮軍心的作用。
這比之前江彬和許泰之流上奏的功勞更顯眼些,因為那些皇帝的親信敘述的作戰過程幾近兒戲,更像是在地方殺良冒功。
朱厚照仔細看過奏疏,滿意點頭:“看來大明還是有能臣的,沈尚書之前也說過讓陸侍郎接替他兵部尚書的職務,看來早就認可陸侍郎的能力,有識人之明啊!”
張苑心里有些不爽,“怎么什么功勞都往我那大侄子身上扯?他現在已經是國公了,還是外戚和兩部尚書,犯得著去搶功勞嗎?我看倒不如把功勞讓出來,自己吃肉還不讓別人喝湯?”
……
……
陸完在陵縣和德平一帶取得勝利的消息,很快傳到沈溪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