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序驚訝地問道:“大人,這軍餉不能隨便說漲就漲吧?就算咱翻地皮搗騰出不少錢,但那也只是一錘子買賣,一旦增加軍餉要減下來就很困難了,開不得半點玩笑。”
沈溪笑了笑:“也要看時候,這會兒若是再不讓將士多點動力的話,就會真的出現分崩離析的狀況。這點銀子我還是有的,建造這座新城,幾百萬兩銀子都要花進去,這點小錢算什么?”
……
……
沈溪軍中最初不缺錢糧物資。
不過隨著大軍駐扎后,將士起了懈怠之心,沈溪增加俸祿開銷,還有建造城池需要去臨近府縣采購各種建筑和生活物資,使得沈溪手頭變得緊張起來,需要從閩粵和湖廣往上海調運錢糧。
這次事情由宋小城負責。
宋小城早在兩個月便先回福州調動物資,惠娘和李衿在湖廣、江西和兩廣的商號開始在新城建立分號并開展業務,同時花費銀兩從地方購買建造城池所用物資,再想方設法運往上海。
因為倭寇猖獗,使得海運暫時處于封閉狀態,這給貨物運送帶來極大不便。
不過好在武昌工業園區發揮巨大作用,一船又一船的水泥和鋼材運到,再加上本地燒制的紅磚和青磚在拆下來的城墻磚用光后迅速跟上,還有南直隸以及江浙地方官府支持,使得新城建造伊始,物資還算充足。
到五月底,城市雛形逐步形成,從江南征調的兩萬多民夫和工匠相繼到來,如此黃浦江邊干活的人更多了,隨著沈溪把吳淞江下游以西的商埠投入使用,新城開始出現貿易聚集區。
也就在這個時候,佛郎機人派出使者前來接洽,大概意思是要跟沈溪談買賣,準備在新城建立貨棧和領事館,跟大明進行貿易接洽。
“大人,不能聽信那些洋鬼子的話,平時他們跟倭寇做買賣可歡實了,聽說還在沿海一些地區騷擾我大明百姓,每次上岸都會擾亂地方民生。”
張侖在會議上直接反對這件事。
張侖出身政治世家,對于番邦情況還算了解,所以旗幟鮮明地表達了反對意見。
唐寅卻道:“雖然佛郎機人未必安好心,但若是好好利用的話,可以從他們手上賺到銀子,滿足建城所需。之前大明跟他們做買賣,收獲頗豐,現在貿易額度差不多要完了吧?他們肯定會運送更多銀子來,獲取大明的絲綢、茶葉、陶瓷等等,這不是互利互惠的事情嗎?”
沈溪道:“銀子要賺,物資也要獲取,比如南洋稻米可以做到三熟,糧食多到吃不完,我們可以通過佛郎機人獲得糧食補充。”
“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