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沒有跟宋書多說,來到臨時搭建的中軍大帳前,此時先行上島的京營人馬已在營地中央列隊整齊,只等沈溪的命令下達便往島嶼深處進發。
沈溪道:“剛得到消息,鑾駕一行加快行進步伐,此時已快要抵達揚州,再過幾天可能就要到新城了。”
這話讓周邊一幫將領心情略微有些緊張。
若接下來的戰事能獲勝,由沈溪帶著他們凱旋,正好是皇帝親自到碼頭迎接,那他們就算是“功成名就”,論功行賞時也會獲得更多。
沈溪環視在場將校一圈:“所以此戰只能勝不能敗,從這里出發,主力直插島中央的大衢山一線,力爭隔斷島上東西交通,把倭寇一分為二,沿途大概會有賊寇埋設的地雷,所以需要派出兵馬提前探好路……”
“為確保兩翼安全,需要分兵,宋將軍領兵沿西邊海岸線向南,胡將軍則領另一路沿著東邊的海岸線向南,我親自領中軍居中進發。另外,命令海上的主力艦隊環繞海島航行,禁絕倭寇外逃。”
宋書和胡嵩躍拱手領命:“得令!”
沈溪再道:“這一戰諸位都不可掉以輕心,寧可路上慢些,也不能落進倭寇布置的圈套,哪一路出了麻煩,本官不會輕饒。另斥候會統一調配,所有行軍必須以斥候提供的情報為準,若擅自行動出了問題,更要治罪!”
……
……
三軍于辰時時正式出兵。
胡嵩躍和宋書各領一路人馬,各自數量大概在七百左右,而沈溪親率主力南插,爭取盡快拿下大衢山主峰仰天崗,在戰略上形成主動。
根據最新情報,島上剩余的倭寇兵馬數量不超過五百人,以這樣的方式進軍,基本可以保證自身安全。
到中午時,沈溪率領的中軍已經深入島嶼四五里路。
因為島上基本處于原始未開發的狀態,密林很多,斥候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查勘行軍路線,再將消息傳出來讓三軍行動,耽誤了許多時間,行軍過程基本是走走停停。
正午駐兵開灶時,沈溪找了一處樹樁坐下,旁邊侍衛把水袋送上。
沈溪剛了喝兩口水,便見云柳匆匆而來,身邊帶著十幾名斥候。
“大人,部分倭寇于海島東邊試圖駕船逃走,被我們的巨艦用火炮逼退,如今倭寇主要盤踞在島東北的五頭山一線,斥候無法靠近,賊人在山下埋設有大批地雷。”云柳奏稟道。
“嗯。”
沈溪微微點頭,思考下一步戰略。
云柳請示道:“大人,我們是否應該加快行軍,留下一部占據大衢山,其余兵馬改道向東,向五頭山快速挺近,防止倭寇駕船逃走……入夜后賊人出海更方便,我們的船只很難將那片海域完全封鎖。”
旁邊的侍衛和幾名中下層將領目光熱切地望著沈溪,好像要去爭搶功勞一般。
沈溪神色淡然:“不用急于一時,當務之急還是占領大衢山仰天崗,咱們把棋眼先給占了,排查島上有可能隱藏倭寇的地方,再決定下一步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