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門清,但楊一清卻故意裝糊涂,道:“照理說東南沿海戰亂已平,連寧王也已作古,此時更應休養生息……卻不知為何沈國公非要滯留江南,還有意跟佛郎機人開戰?”
謝遷道:“還不是他有別的打算……其實早些時候,老夫給他寫信,讓他回京,履行吏部和兵部尚書的職責,打理朝政,結果卻惹來這份沒來由的上奏……”
說話間,謝遷把沈溪的上奏放到桌子上,沒顯得有多氣憤,神色有些讓人琢磨不定。
隨即謝遷轉變口風,道:“不過……要確保大明海疆平靖,的確應該有所付出,之前截留的財貨,若實在不行的話就送過去,如此接下來一段時間他的日子也好過些。”
楊一清又是一怔,沒聽明白謝遷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
本來謝遷對沈溪有諸多不滿,推諉之意明顯,誰想轉眼間便同意奏請。
楊一清心道:“謝閣老這是作何?之前不是說此等事都要等圣上批復?為何他卻好像是要自作主張,把之前所拖欠款項都給補上,難道他支持沈之厚留在江南?”
不過仔細一琢磨,楊一清便明白過來:“謝閣老名義上催促之厚回京,但其實卻巴不得之厚留在江南,畢竟之厚在朝中影響實在太大,他不回朝堂便不會有大的紛爭,所有朝事謝閣老都可一言而決。”
想到這里,楊一清道:“謝閣老,那該補多少過去才合適?”
謝遷漫不經心地道:“以前拖欠多少,就給他送多少,陛下不是交待過么?這件事陛下早有決斷,因此不需要再作請示,他現在這份奏疏……便當沒看到吧。”
說完,謝遷拿起沈溪的上奏,當著楊一清的面,直接丟到炭火旺盛的火盆里。
楊一清這一驚不老小。
有人居然敢把朝中大員給皇帝的上奏直接燒毀,還是堂堂首輔大臣這么做,而上奏者更是朝中影響力巨大的沈溪,這不是公然挑戰皇帝的權威是什么?
楊一清面對此等情況卻不敢多言語,對他來說眼前所見實在太過震撼,一時間竟然說不出話來。
謝遷道:“他所求老夫滿足他,不想他惹事生非,他應該理解才對……希望他不會胡亂說話。”
楊一清暗自叫苦:“謝閣老當著我的面燒沈之厚的奏疏算幾個意思?拖我下水!?還是說謝閣老覺得如此做無所謂,就算陛下知道也不會加以怪責?這怎么可能!這是沈之厚上呈給陛下的奏疏,他一介閣臣有何資格如此做?”
楊一清試探地問道:“這奏疏,只是謄本?”
“原本。”
謝遷瞄了楊一清一眼,“且是孤本,老夫沒讓通政司那邊留檔,這種事最好不要讓陛下知曉。”
楊一清心里直打鼓,不過他現在大概明白,自己上了謝遷的賊船,他可沒膽量站出來“揭發”,主要是他不清楚這件事背后到底有多少關聯的人和事。
“老夫知道你在想什么,不過是非常時期罷了,之厚在江南一年時間,從無到有建設起一座城池,平息倭寇,佛郎機人遠遁,實在居功至偉……老夫不是不知他的功勞,但有些事必須要按照朝廷的規矩來,不能由著他的性子行事。”
楊一清又在想:“這是指桑罵槐?還是有意提點我?”
謝遷站起來:“既然之厚現在有需要,錢糧方面盡量滿足他,從京師府庫調撥不合適,就從江南支應。盡量保持低調,避免引起什么波瀾,就算去年因戰亂未曾給他填上窟窿,現在填上不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