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人等都不由看向李興。
一些知道內情的人,都很清楚先前李興跟楊廷和走得很近,照理說應該幫楊廷和說話才是,而不是順著皇帝的意思,讓梁儲當首輔。
但仔細回想,他們發現問題的關鍵……
雖然李興在跟謝遷唱反調,但謝遷畢竟從未提議過讓楊廷和當首輔,李興找不到附議的方向,只能選擇服從皇帝的決定。
朱厚照見終于有人支持自己,大受鼓舞,道:“既如此,事情便這么定下,這兩天朕便會把御旨下達……諸位卿家先回去吧!”
……
……
謝遷懷中本來揣著幾分上奏,全部涉及朝中人事任免。
但此時他感覺很無力,在朱厚照下達逐客令后,他并沒有生出抗爭的念頭,好像已心灰意冷,也像是就此把事情看開。
“謝閣老退下后,先皇留下的顧命大臣,僅剩下之厚一人。大明最好別出什么亂子。”出宮的路上,李鐩跟楊一清走在一起,楊一清沉默不語,李鐩則發出由衷的感慨。
沒經過朝議,皇帝回京后簡單召見幾個人,便決定讓先皇留下輔助新君的一代良相謝遷就此退出朝堂,并定下新的首輔人選。皇權在這一刻被放大到極致,朝中最顯赫的首輔也不過是皇帝一句話就可以決定。
另外一邊,謝遷、靳貴和沈溪三人走在一起。
沈溪回京師后沒第一時間去見謝遷,再見面時,謝遷卻已退出朝堂,正所謂無官一身輕,面對沈溪這個后輩,謝遷突然變得灑脫許多。
“之厚,你看出今日陛下有何不同?”
謝遷先跟沈溪簡單交談,若有深意地問道。
沈溪道:“陛下南下一趟后,在很多事情上有了自己的主見。”
“以前……也有主見。”謝遷道。
沈溪搖了搖頭:“以前陛下做事從來不顧后果,完全是主觀臆斷,而現在陛下做決定經過深思熟慮,有關內閣首輔更迭之事,陛下問過我,還問過身邊不少人。”
謝遷皺眉不已:“你跟陛下說……你不想牽扯其中?”
“不然呢?”沈溪道。
謝遷認真想了想,終歸還是點頭:“你不牽扯進去是對的,陛下從開始就對太后和介夫走得太近有意見。老夫也跟太后如此說,但太后并不在意。”
沈溪道:“謝閣老見過太后?”
謝遷既沒承認也沒否認,只是嘆道:“朝中多數事情還是不能任由陛下任性啊……之厚,老夫以前對你過于苛刻,但你要知道,老夫只是想讓你好,你是老夫親手提拔起來的,不幫你又能幫誰?”
沈溪沒料到,一直到謝遷從朝堂上退下來,才對他說出如此煽情的話,但此時說這些似乎為時已晚。
本來老少二人可以在朝中精誠合作,對朱厚照形成更多影響,偏偏謝遷非要維持朝中的道統和規矩,對沈溪多有挑剔,才造成今日之果。
……
……
謝遷致仕這件事,本來尚有寰轉余地,但在他堅持入宮面圣,朱厚照以強硬態度拍板定下來后,謝遷在朝剩下的時間基本要用時辰來計算了。
謝遷對此卻很看得開,跟沈溪對話時輕松自在,之前對沈溪的所有偏見蕩然無存。
沈溪跟謝遷離開皇宮后,沒有回家休息,而是來到謝遷的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