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苦笑道:“看來這閣臣,還不如兵部尚書好當呢。”
二人言笑間,完全沒有感到壓抑,說到朝廷大事,也是用輕松的口吻說出來。
李鐩根本不把沈溪當作權傾朝野的大臣,別人對沈溪不了解,李鐩對沈溪非常熟悉,他很清楚沈溪從不擺什么架子,有事可以當面說,反而是面對謝遷、楊廷和、梁儲這些人時,李鐩有一種壓抑的感覺。
“你到內閣履職了嗎?”李鐩問道。
沈溪搖搖頭:“沒有,不知該如何面對叔厚和充遂呢……”
李鐩寬慰道:“叔厚和充遂都不是外人,以前你們在詹事府時便合作無間,現在不過是重新聚首罷了……這樣也好,以后朝廷內有何事你們也能好好商量,有沒有覺得朝堂比以前更加雅致?”
“雅致?”
沈溪不由皺眉。
李鐩笑著點頭:“不覺得嗎?以前拘束的事太多,做什么都得瞻前顧后,現在總算輕松了……這幾天工部衙門都顯得很平和,秩序井然,上上下下都有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
沈溪大概理解李鐩的說法,解除謝遷、楊廷和刻板嚴肅的桎梏后,工部衙門的工作環境變得輕松了。
不過沈溪這邊體會并不深刻,畢竟吏部本來就是個嚴肅的衙門,前后反差不大。
“之厚你還是早些去述職為好。”
李鐩提醒道,“這樣有大事,也能讓叔厚安心找你……叔厚這人一向很好說話,他可不像某人一樣會給你穿小鞋。”
“誰?”沈溪直接問道。
李鐩笑而不語。
雖然李鐩不解釋,但沈溪也大概明白到,李鐩說的人,不是謝遷就是楊廷和,或者二者都是。
……
……
沈溪接到圣旨后的第三天,第一次涉足文淵閣大門。
梁儲和靳貴知道這天他會來內閣應卯,一早便入宮等候,沈溪來了后無拘無束,三人坐下來閑談一番,梁儲按照圣諭把這幾日重要的奏疏拿出來。
沈溪一擺手:“叔厚兄自行決定就好,這種事實在不該由在下插手。”
梁儲道:“之厚你入朝時間短,但見識頗豐,你到內閣來,能讓我和充遂減輕不少壓力,若你什么都不理,我們才不好辦事,你看看都壓了多少奏疏?”
沈溪往公事房一看,果然奏疏堆到小山高了。
每一本都要擬定票擬,這活的確不是人干的。
沈溪道:“在下畢竟還有吏部差事要做,以陛下的意思,那邊才是正職。”
“那一些重要上奏你總該給出具體意見吧?”梁儲顯得很堅持,“你不參與決策,真要我和充遂一件件處理完?那得拖到什么時候?”
沈溪搖頭:“實在不行的話,及早稟奏陛下,請求增加內閣人選。”
梁儲道:“這樣真的行嗎?就怕之厚你剛入閣,陛下不會這么快便決定新的閣臣人選。”
沈溪道:“事在人為,先請示陛下,看看有何反應……陛下也該體諒閣臣的辛苦,光靠叔厚兄和充遂兄兩位,怕真是難把所有奏疏處理完……這兩天在下就盡量幫忙把一些散碎的事做做,還得兩位多指點才是。”
……
……
沈溪從來沒把自己當作無冕的宰相看待。
他以一個初學者的身份加入內閣,本著幫忙的態度,而不是來指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