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倒不會。”
夏儒道,“以前確實擔心過,不過后來發現這個年輕人做事有城府,也很講原則,從來沒為難過夏家,兩家之間幾乎沒有交集,但誰知道以后會如何呢?”
張懋把茶杯往旁邊一放,關切地道:“那你還是擔心……不過說來也是,陛下胡鬧成性,那件事傳得沸沸揚揚,讓人頭疼……”
夏儒清楚張懋說的是之前朱厚照執意要將夏皇后廢黜之事,搖頭苦笑:“事情并非沈家主導,沈之厚倒是勸諫陛下,甚至一度還鬧得很僵……但誰知是否是西宮那位主導?”
張懋聞言不由笑道:“其實我還聽說一件事……到現在陛下跟沈家小女都未合巹。”
“嗯?”
夏儒望著張懋,顯然他也有耳聞,當即試探地問道,“你覺得可能性很大嗎?”
張懋笑著捋胡子:“旁的事可能是傳言,但這件事沒跑了……沈家小女對陛下有抵觸情緒,聽說之厚曾跟陛下說過,若婚后相處不睦他會帶沈家小女出宮……很多事不過是陛下胡鬧,無論是沈家小女,還是之厚,都不會讓陛下亂來。”
“唉!”
夏儒顯然很不滿眼前的狀態。
他早就知道自家女兒跟朱厚照沒圓房,現在又可以確定沈家小女也是如此狀態,更覺擔心。
二女雖為皇后,但在宮中的地位差異極大,夏皇后根本見不到皇帝的人,而沈亦兒則是天天被朱厚照糾纏。
張懋道:“最近你還是試著跟之厚多走動些……回頭老朽去找之厚喝茶時,你一同前去,熟絡后可觀察他的態度……之厚待人還算誠懇,這些年在朝中也無劣跡,他年紀輕輕沒有政治派系,其實是好事。”
……
……
就在朝野議論外戚案時,沈溪根本就沒有心思理會,他要關注的事情太多。
三月二十五,沈溪跟兵部尚書王瓊、兵部左侍郎王守仁,還有都察院左都御史陸完一起開閉門會。
王守仁匯報完江南的籌備工作后開始訴苦,大概意思是兵部已無法持續跟進,需要派要員坐鎮指揮。
“南京兵部遲遲不報相關備戰情況,南直隸和浙江的軍需物資又未按計劃調撥,再拖延下去,怕是備戰無法開展……”
王守仁匯報時,目光不時往沈溪身上瞄,因為他知道其實有關朝廷出兵佛郎機國及其海外領地,只有沈溪在行,身在南京的唐寅不過是個傀儡。
最好是讓沈溪前往江南備戰,但現在沈溪貴為監國,很可能這幾年都不會去南方,沈溪只會作為負責人,坐鎮京城遙控指揮。
等王守仁坐下來后,王瓊用嚴肅的目光望著沈溪:“此番備戰,所需糧草太過巨大,且江南船只數量嚴重不足……陛下所定,要有百條大船出海,但現在江南上報,大船數量不過十幾艘,且有幾艘需要修理,想要湊齊百條大船,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一條船就需要二三十萬兩銀子……”
船只是沈溪設計的,朝廷之前十幾條船上因拖欠和賴賬,不過才調撥幾十萬兩銀子,現在朱厚照為了體現出兵佛郎機國及其海外領地的決心,要一次造一百條大船,在兵部和工部看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當然他們不知沈溪已在遼東、山東和呂宋等地建造船只,大明的遠洋船只數量遠不止這十幾條。
陸完盤算一下道:“就算十萬兩造一艘,一百條船也需要一千萬兩銀子……數額太多龐大,戶部絕對不會撥付款項!”
王瓊點頭:“正是如此,今年調撥江南備戰的預算,不過五十萬兩銀子上下,就算是加上地方上自行籌措的部分,數字也不會超過八十萬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