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沒有全殲建奴的奢望,堵住另外的小路也是現有兵力不能勝任的。但與旅順堡友軍前后夾擊,大量殺傷敵人,卻不是太困難。
馬蹄聲轟鳴,正在遠處向這里疾速而來。
陽光暖暖地照在身上,賀贊抬頭看了看,藍天白云,有一種悠遠深邃的感覺。
嗆啷一聲,賀贊抽出了腰間的利刃,目光堅定地望向前方,腰刀向前一指,高聲吼叫道:“準備迎戰!”
吼,吼,吼!
長槍如林,斜指向前;火槍橫平,黑洞洞的槍口散發著凜凜殺氣。
……………………
鴨綠江橫在眼前,浪花翻卷,在岸邊的灘上發出陣陣喧囂。
大貝勒代善面無表情地瞭望著,隔江就是滿浦,還有昌城,可他卻不敢輕易渡江。
什么穿插繞襲,什么粘滯吸引,對于慣于游擊、嗅覺靈敏的毛文龍來說,根本就不會上當。
何況,此次作戰的主要目的便是練兵,也通過實戰檢驗戰術打法,哪里會與建奴硬戰不退的道理?
死傷不少,才算推進到鴨綠江,這讓代善等人十分郁悶。大罵毛文龍奸滑,可于事無補,眼前的困難才是最重要的。
伐木扎閥,搭設浮橋,建奴是能夠過江的,但撤至對面的明軍會讓他們這般容易地達到目的嗎?
顯然,答案是否定的。
領教了明軍新式火器的犀利后,代善不得不對接下來的行動產生疑慮。
“安營,伐木扎閥,派人偵察對岸情況。”代善思索良久,終于下達了命令。
接著,他勒馬而走,對湊上來欲獻計的寧完我理都沒理。
寧完我是遼陽的邊民,老奴叛明,攻取遼陽后,寧完我投奔了后金,在薩哈廉手下做事。
對于降金漢人,代善十分輕視,這與皇太極完全是兩個態度。
代善所率的正紅、鑲紅兩旗止步鴨綠江。而東江軍卻改變了布署,放棄滿浦、昌城,正向南轉進。
這個命令下達得有些突然,毛承祿、孔有德等人滿心疑惑,不知道毛帥是出于什么樣的考慮。
暖風吹在臉上,毛文龍騎馬而行,稍落后些的是東江軍的兩位副將,陳繼盛和茍真懷。
有意放慢了速度,毛文龍側臉對茍真懷說道:“某突然下令棄守滿浦、昌城,眾將想必多不理解。茍將軍,你以為如何?”
對于茍真懷,毛文龍一直有點琢磨不透。按說應該是皇帝派來的監軍,可人家平常好象什么都不管。無論是軍議,還是行軍打仗,都很少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