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奴的后隊,雖然都是精銳,也極為悍勇敢戰。但面對遮天蔽日的箭雨,迎面直射的火槍,洶涌沖殺的敵人,也露出不支之態,步步后退。
“殺,殺,殺……”深知友軍正在血戰阻擊,明軍火槍兵下馬之后便投入戰斗,火槍攢射、刺刀捅殺,向著敵人發起猛烈的進攻。
緊隨其后的是歸化騎兵,下馬步戰,高舉著馬刀喊殺連天。
蒙古聯軍則在后面張弓搭箭,以密如雨點的箭矢殺傷敵人,為明軍提供火力支援。
充當后衛的建奴也知責任重大,鼓起余勇,拼死作戰。
雙方的士兵不斷地倒下,不管是尸體,還是傷員,都很難再爬起來。慘烈的廝殺令人心旌搖動,仿佛置身于修羅屠場。
牛錄額真哈達碩率領所部趕到時,后衛已經岌岌可危。在優勢敵人的狂猛進攻下,行將崩潰。
火槍的射擊持續不斷,一排接著一排,在后金軍中迸濺起一朵朵血花。幾十米的距離,使得重甲也無法抵擋如此近距離激射的鉛彈。
從明軍頭頂拋射而來的箭矢密密麻麻,數量眾多的蒙古聯軍又換上了一批弓箭手,換下了手臂酸麻的士兵。
弓箭雖然能夠承擔遠程的火力支援,但弓箭手的體力有限,全力射出十幾箭后便會手臂酸麻,射出的箭矢也變得軟弱無力。
建奴的人數是最大的缺陷,而蒙古聯軍卻可以不斷換人,保持箭矢的力度和殺傷力。
何況,更省力氣,且不必換人的明軍火槍兵能夠持續不斷地射擊,在總體火力上占據著壓倒性的優勢。
當然,明軍也在不斷付出傷亡,但卻依然保持著旺盛的斗志。
無他,這些火槍兵至少都參加過一次實戰。不管是廣寧保衛戰,還是寧遠防御戰,在心理素質和戰斗經驗上,已經經歷了考驗。
面對如此形勢,哈達碩立刻指揮所部加入戰團,已經沒有了退路,倒讓他們爆發出了絕死一擊的勇氣。
前面的士兵倒下去,后面的上前數步補充缺口,并在哈達碩的指揮下,發起了一次猛烈的逆襲。
這次沖鋒達到了一定的目的,至少使明軍向前推進的腳步為之一頓,并與前面的明軍展開了混戰。
哈達碩身先士卒,大刀舞動如飛,接連砍死砍傷了數名明軍。他身旁的親衛也勇猛兇悍,隨著他廝殺向前。
憑借著絕死的悍勇,哈達碩似乎達到了阻擊敵人的目的。但這樣的氣勢和逆襲,在敵方兵力占據優勢的情況下,卻是難以持久。
“沖,殺!”哈達碩瘋狂地吼叫著,揮舞著手中的大刀,進行著希望渺茫的戰斗廝殺。
擊敗當面之敵,使其潰敗逃竄,沖擊后面的敵人,形成連鎖反應,使敵人全面陷入崩潰。
雖然古代戰爭中,這樣的戰例也有不少,但哈達碩指揮的逆襲卻很遺憾地不在其中。
眼前突然一空,陷入混戰的前幾排明軍已經死傷殆盡,可哈達碩卻沒看到明軍奔逃的身影。
三排明軍火槍兵緊密地排列,跪、蹲、立,無數黑洞洞的槍口指向建奴。
沒等哈達碩反應過來,一聲尖厲的哨聲過后,便是無數閃現的火光。密集的鉛彈橫掃而來,濃重的白煙升騰而起。
這是一次兇狠無比的打擊,密集的鉛彈有如大炮噴射而出的霰…彈,幾乎將前面最兇悍的建奴一掃而空。
“懦,懦夫……”帶著萬分不甘的神情,哈達碩瞪大著眼睛,還保持著舉刀向前的姿勢,卻只能從心里發出無聲的咒罵,象一根木頭般沉重地栽倒在地。
不是只有面對面廝殺的才是勇士,否則也不必用火槍裝備部隊。
思想落伍,科技落后,失敗就不可避免,這條定律終于在明金戰爭中得到了正確的詮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