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鄱陽城內某小院,廚房里,彭均正在準備食材,而李笠在外向幾個少年鼓勁,這是他向彭均推薦的“創業項目”,準備了一段時間后,即將開業。
創業,在后世很常見,最容易上手的就是餐飲,其門檻很低,不一定要開個飯店,擺個攤子賣早點同樣是創業。
賣早點,譬如賣雞蛋灌餅,看上去沒有什么技術含量,又辛苦,很多人覺得不值一提,但實際上地段好、生意好的早點攤,賺錢的速度快到不可思議。
現在,李笠給彭均出的主意就是開個食攤,經營一種特色食品,這種食品取材方便,屬于“快餐”類食品,走大眾化路線。
最重要的是,這種食品在鄱陽從來沒人做過,所以“錢景”一片光明。
化身“創業顧問”的李笠,給彭均制定了一系列方案,抽空對彭均及其小伙伴進行“培訓”,從原材料、食材配制、烹飪、銷售,每一個環節都由他來手把手教。
這種創業的套路,李笠門清,不是他做過這樣的工作,而是被人以“連鎖加盟”的騙局騙過。
創業,自己做小老板,賺多少都是自己的,如此誘惑,許多人都躍躍欲試,那一世急著還債的他當然也不例外。
拿著辛辛苦苦攢下來的一些錢,加盟一個品牌連鎖。
并不是所有“連鎖加盟”的商家都是騙子,但騙子實在太多了,急著創業發財的人也太多了。
他就是其中之一,結果毫不意外中了“連鎖加盟”騙局的套路,錢如同投入無底洞,忙碌數月卻兩手空空。
從滿懷希望到希望破滅,那滋味真是刻骨銘心。
他的見識和心理抗壓能力,基本上都是血淚換來的,現在按著創業套路來一遍,卻不是想騙錢。
看著滿懷希望的彭均,看著幾個躍躍欲試的少年,他想到了當年的自己,那個想要靠“加盟連鎖”創業、發財、還債的傻瓜。
此刻,他慷慨激昂的說著:“我們的目標一定要明確,講的就是一個‘快’!”
“彭郎說得沒錯,往來鄱陽城的商旅之中,有錢人就不介意在食肆花時間用餐,而囊中羞澀的人呢,隨便在哪個食攤湊合著吃點東西即可,譬如炊餅,反正方便就行。”
“那么,我們食攤的食物,做起來要快,不能讓客人等得太久;吃起來不能太麻煩,得方便別人帶走,譬如一邊走一邊吃。”
“鄱陽城南碼頭,客流量大,食肆多,食攤也多,大家各顯神通,靠著特色食品招攬顧客,我們要想生意好,同樣也得有特色。”
“這可不好辦,因為那么多商家競爭,我們要賺到錢,得確保一點,那就是同樣的成本,我們的食物更好吃。
“或者,同樣好吃,我們的售價比別家低。”
“但那都是其次,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我們這新開的食攤,一定要打響名氣,爭取一開業就聚攏人氣,所以,開業優惠是必須的。”
幾個少年這段時間聽李笠指揮,協助彭均做各項準備,如今見開業的日子在即,一個個心中激動,卻也有些擔心。
擔心食攤開業后生意不好,大伙的努力到頭來全都泡了湯。
這種心情李笠理解,因為他體驗過,事到如今,說多了沒意思,所以他讓大家繼續按著自己的規定,開始進行食攤的操作演練。
武祥在一旁看著李笠“教學”,心里有些擔心。
他看著大家滿懷信心的做準備,當然希望食攤開業后生意好。
但彭均自己沒多少錢開食攤,家里也不看好,所以沒給錢,是李笠借錢給彭均,才讓食攤張羅起來。
武祥擔心彭均做食攤虧了,李笠借給對方的錢收不回來,日后又如何向對方要債?
“虧本?不可能的”李笠胸有成竹的說,向發小發下豪言:“我定下的項目,仔細算過成本,開業后必然賺錢,不可能虧本。”
。。。。。。
下午,鄱陽城南,鄱水北岸碼頭,商旅來去匆匆,有人進出鄱陽,有人只是路過鄱陽而不入城,但乘坐的船只都要在碼頭靠泊,裝卸貨物,補給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