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翌日下午,壽陽內城,守軍負隅頑抗,見梁軍逼近,便將滾木礌石備好,又燒起“金汁”,準備澆個痛快。
要知道,鎧甲都擋不住金汁,只要被當頭澆下,保管皮開肉綻,然后全身潰爛而死,死狀凄慘。
然而,梁軍卻不急著攻城,又派出蛤蟆車開路,拉出一條條車轍。
車轍末端,梁軍正在搭建臨車,守軍眼睜睜看著這臨車長起來,越來越高,卻束手無策。
距離太遠,他們放箭射不到,能射的,就只能是開路的蛤蟆車。
但是蛤蟆車堅固異常,又披著濕漉漉的布匹,火矢射上去,要射很久才能點燃。
然后燃燒的蛤蟆車后退,新的蛤蟆車上前繼續開路。
夕陽西下,內城守軍見著蛤蟆車開路勢不可擋,而后面的臨車也漸漸完成,頓生絕望之感。
梁軍的臨車也耐火矢,靠近城墻,能在五十步距離放踏板,踏板又長又寬,拍在城頭,能把人直接拍死。
內城城頭狹窄,不比外城城頭寬敞,這臨車過來一拍,人再一沖,仗還怎么打?
眼見著三座臨車已經有士兵進入,守軍士兵只覺后背發涼。
雖然許多人都見識過臨車攻城的戰法,卻沒想到臨車還能這么用,有了車轍,臨車就能建得又高又大。
號角聲起,梁軍臨車緩緩移動,士兵們見狀,眼巴巴看著督將。
督將見眾人看著自己,又看看那慢慢逼近的高大臨車,于是看向主將。
主將見眾人都看著自己,見臨車慢慢逼近,而梁軍已經開始勸降,再想想昨日失守的外城,長嘆一聲:
“開吧,開門投降吧。”
片刻,內城城門緩緩打開,梁軍士兵歡呼著涌入城中,歡呼聲如潮,傳到城外。
即將入城的鄱陽王蕭范,看看夕陽余暉,又看看眼前的壽陽城,覺得不可思議。
前日清晨,材官營開始布置攻城事宜,昨日拿下外城,今日天還沒黑,內城投降了。
之前,他派人攻打壽陽,費了好大力氣才破外城,但內城怎么都攻不進去。
這李笠果然是人才啊!
一旁,世子蕭嗣喜上眉梢:“父親,孩兒說得沒錯吧,李材官擅長攻城,既然在陛下面前保證能夠速攻壽陽,就一定能做到。”
“他..他到底怎么想出來的?”蕭范喃喃,看著地面那一道道鐵軌,以及正在拆鐵軌的材官營士兵,忽然期待起來。
從壽陽、合肥出擊鐘離,連日陸地行軍都要十余日,而淮南魏軍(東魏)不會無動于衷的。
若走淮水倒是很方便,因為是順流而下,鐘離就在淮水南岸,然而如今是汛期,淮水大漲,行船危險。
那么,要如何快攻鐘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