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太后再怎么蠢,也知道第一威脅是皇叔,是錄尚書事的皇叔,干掉我,他母子靠什么自保?”
“我折騰北伐這個大項目,皇帝就看到了機會,那就是積累聲望,親近軍功寒人,想辦法將其轉化為自己的班底,抓軍權。”
“這就是他將來親政后,坐穩位置的最大依仗,這么好的一個機會在眼前,他吃錯藥了對付我?江夏王是他生父么?”
道理,黃姈當然明白,所以她很奇怪李笠到底在想什么:“那等皇帝如愿以償了呢?狡兔死,走狗烹。”
李笠收起笑容,握著黃姈的手:“我心里有數,如果不走運,真的有那一天,不要緊,你接管一切。”
“以你的才能,一樣可以掃平障礙,開國,做皇帝,做有史以來,第一位女帝。”
黃姈聞言猛地一抽手,然后撲上來,雙手掐著李笠的脖子,使勁全身力氣,把李笠按在榻上,低聲吼著:
“你敢不負責任先走!!!好,我就敢做女帝,然后、然后、然后納許多面首!”
“生許多兒子,把皇位傳給那些兒子之一!沒你兒子的份!”
李笠掙扎著,見黃姈眼眶發紅,便扯著嗓子喊:“哎喲,你不講武德啊!”
“偷、偷襲!!”
折騰了一會,李笠制住黃姈,待對方緩了緩情緒,他說:“身份不一樣,能做的事情,也不一樣。”
“你肯定在想,我圖什么,好,我告訴你,一個字,北伐。”
黃姈反駁:“這是兩個字。”
“不要在意細節。”李笠繼續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只有成功的北伐,才能促成軍功集團的出現,讓一潭發臭的死水,迎來新生。”
“然而外姓大臣想要主導北伐,談何容易?”
“歷史上,一次次地北伐,大都逃不過草草收場的結局。”
“不說軍事問題,只說權力博弈,你在前面北伐,后面一幫政敵在拆臺、拖后腿。”
“北伐輸了,你下臺,贏了,還沒來得及鞏固成果,皇帝的猜忌就來了。”
“屆時,要么后院失火,你得回去滅火,要么后方亂起來,你被迫回去平叛,或者回去加九錫。”
“于是北伐成果沒時間固守,就這么完了。”
“回到京城、加了九錫,你得花幾年時間穩定局面。”
“好不容易有空了,卻不能離開京城御駕親征,因為擔心前腳一走,后腳就有前朝遺族造反。”
“派大將北伐,你擔心對方學你,靠北伐積累聲望、收攏軍心,待得時機成熟,也來個加九錫。”
“思來想去,若要北伐,只能讓自家人掛帥,如果自家人沒那本事,北伐,也就是草草收場。”
“如果自家人有那本事,你又該嘀咕了——將來尾大不掉,我怎么辦?我兒子怎么辦?可得讓聽話的庸才掛帥,結果...”
“一次又一次,每一次北伐,口號喊得震天響,卻依舊是草草收場。”
“現在,皇帝御駕親征,北伐以誰為主的問題便迎刃而解。”
“下一次北伐若成功,譬如收復河南,皇帝繼續刷聲望,我也繼續刷聲望,將士們刷軍功、分田地,軍功集團成形,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