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笠一番話,說得黃姈啞口無言。
道理她明白:少帝御駕親征,實際指揮打仗的是大將軍,那么對于因北伐成功而出現的軍功集團,真正認可的“帶頭人”是誰,不言而喻。
李笠之前,向她說起過一種騙錢的伎倆:
張三“高息借款”,其還款利息極高,李四嘗試著借給對方一小筆錢,發現返利確實很高、很及時,于是繼續把錢借給張三,并且增加借款金額。
連續幾次后,張三都按時把本、息還給李四,于是李四貪念大漲,把自己的全部余財連同向別人高息借來的錢,都借給張三。
結果張三卷款跑了。
李四自己的錢沒了不說,還欠了別人一大筆錢。
這場騙局里,張三利用李四的貪念設陷阱,李四貪的是張三給的高額利息,而張三,圖的是李四的本金。
李四以為自己占便宜,結果便宜沒占到,被人騙得傾家蕩產。
想著想著,黃姈忽然想到,張鋌最近沉默了許多。
看來,張鋌也為此出謀劃策,所以,李笠正有條不紊的向目標接近。
李笠見黃姈想通了,便說:“權力,需要人認可,才是真正的權力,認可的人越多,權力才越大。”
“若空有皇帝的名號,但沒人把你當一回事,那么,這皇帝就是個傀儡,一個擺設,號令不出寢宮。”
“如何讓人認可你手中所謂的權力呢?無非是妥協、利益交換,但最根本、最直接的辦法,是手握殺人劍。”
“做到誰不聽話,誰就要死,如此一來,人們才會認可你的權力,你手中的權力,才是說一不二的權力。”
“為什么,有的權臣寧可不錄尚書事,也要都督中外諸軍事?因為他們明白,控制了軍隊,才能控制一切。”
“皇帝若掌握軍權,哪怕讓宗室或外臣錄尚書事,也不會擔心什么。”
“現在,皇帝和太后,以及東宮故人們,看得很清楚,皇帝掌握軍權的機會,就在北伐,且必須是北伐成功。”
“北伐成功,皇帝就有機會給將士加官進爵、收買人心。”
“一次次的北伐,一次次的勝利,讓皇帝聲望大漲的同時,能夠收買更多的人心,有了軍隊的支持,他還怕皇叔作亂?”
“這種時候,那么多人都指望我這個大將軍來確保北伐成功,你跟我說,皇帝可能放著江夏王不去對付,對付我。”
“到底是我看不起皇帝的智商,還是你看不起皇帝的智商?”
黃姈覺得有些尷尬,她不是不懂道理,只是關心則亂。
怕哪一天,宮里傳來消息,說李平安生下皇子,于是李笠高高興興入宮,結果被皇帝“擲杯為號”,就這么慘死。
到時候,就算她報了仇,又能如何?
人死不能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