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保重,微臣告退。”
李笠起身要走,太后急了眼,想阻止,卻不知該如何阻止。
她還以為李笠會花言巧語、軟硬兼施逼她下令“以彭城公都督中外諸軍事”,然后等皇后、張貴人臨盆。
結果倒好,明著說“我不挑這擔子了,我要另起爐灶!”
李笠有能力另起爐灶,太后見識過對方手中一種可怕的兵器,所以知道最后的勝利者必然是李笠。
當李笠挑明要造反,而不是騙權,太后已經沒有任何辦法護住兒子可能的遺腹子。
思來想去,只有作踐自己。
她猛地抓住衣領,做出要撕扯的動作,聲嘶力竭的喊:“你敢走,我就敢衣衫不整,讓所有人都知道,你欲行非禮之事!”
殿內,候在遠處的一名內侍,為太后心腹,見太后這么做,目瞪口呆。
李笠見這位出身名門的太后,居然行事如同潑婦,真是被驚住了,把頭轉到一邊:“太后這么做,對得起良心?”
“良心?皇帝剛駕崩,你就臨陣退縮!”太后已經顧不得臉面,如此作踐自己,就是抓住微弱的希望。
她覺得李笠既然要臉,唯一的辦法,就是這么拿捏對方:“你必須守著皇宮,等皇帝、張貴人生下皇子,再輔佐皇子!”
女人瘋起來真是不講道理,李笠回答:“事已至此,微臣就算當了輔臣,也會奪位的,何必呢?”
太后喊起來:“你有臉搶自己外孫的位,那就搶!”
“平安不會生下皇子的,就算生下來是個男孩,也必須是女孩。”李笠回答,太后明顯是自己騙自己,認為祖孫之情能大過權力的誘惑。
這可能么?為了最高權力,父子都能相殘,何況是外祖父和外孫?
然而太后已經顧不得這么多,哪怕只有一絲絲希望,她都不肯放棄:讓李笠輔政,或者都督中外諸軍事,拖延時間,等皇后、張貴人臨盆。
蕭詢或許能有香火,那么,即便希望渺茫,太后都要爭取這個希望,賭李平安生下男嬰。
若不賭,任由李笠‘臨陣脫逃’,那就是蕭大款登基稱帝,而沒了退路的李笠,必然起兵造反。
太后想得明白,屆時蕭大款為防李笠以蕭詢的遺腹子為號召起兵,必然斬草除根,于是,蕭詢絕后。
賭的話,哪怕李笠不要臉,最后奪了外孫的皇位,看在李平安的份上,也不會斬草除根,養大沒有威脅的外孫,裝點門面。
“平安臨盆,我會親自守著,若生下男孩,那就是男孩,容不得你捏造!你要是還念著先帝恩情,就守著皇宮,別想臨陣脫逃!”
太后想明白了,李笠越是坦白,說自己要造反,要圖謀不軌,這越說明對方要臉,所以寧愿先把丑話說在前頭。
那么,她就得揪著這點不放。
“我會召集宰輔,包括江夏王,宣布噩耗的同時,讓你...讓你都督中外諸軍事!你要清君側,你要造反,好啊,馬上就可以動手!”
“動手,殺!殺光先帝所有子嗣,你什么都不欠了,高高興興當新朝的皇帝吧!”
太后說到這里,已經豁出去了,反正李笠明說要造反,也有這能力造反,遲早會起兵,她就往對方身上套道德的枷鎖。
對方越不想虧欠蕭家的恩情,她就越要讓對方覺得虧欠,良心不安之際,將來,放過蕭詢遺腹子的可能性就越大。
哪怕這遺腹子是張貴人所生。
蕭家保不保得住江山,太后已經不關心,她就想保住蕭詢可能的遺腹子,讓兒子的香火延續下去。
李笠聽到太后自己主動要求讓他“都督中外諸軍事”,覺得良心有些疼。
套路一位喪子的寡婦,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