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僧辯收到這封信后,松了一口氣,且不論李笠在信中所說有多少出于真心,但至少說明一點:
李笠沒有把他當敵人。
這樣就夠了,若李笠不屑于對他做表面功夫,那就意味自己成了對方必須鏟除的目標。
那么,接下來該如何應對?
王僧辯還在想。
王僧辯和兄弟們,本是北人,當年隨著父親王神念南下入梁,在南方安家落戶。
王家兄弟的大半人生,都在梁國度過,自入仕起,就是梁國臣子,按說到了關鍵時刻,應當為國盡忠。
但是,王僧辯沒有把握擊敗李笠。
若他有如神助,擊敗了李笠,那么自己的處境也會變得微妙起來:他會不會變成下一個李笠?功高不賞,有死而已?
宗室們容不得一頭猛虎,更不會容得下殺死猛虎的勇士。
皇帝駕崩,即便皇后、張貴人能生下皇子,李笠已經不可能做大梁的忠臣,戰爭爆發無法避免。
若戰事很快結束,倒不要緊,受牽連的百姓少,國力損耗不大。
若戰事曠日持久,很容被周、齊兩國趁火打劫,屆時,沔北、河南地區,甚至荊襄、兩淮地區,都會淪陷。
真要是這樣,戰爭的勝利者,手中是殘破的江山,長江以北地區悉數丟失,國勢大衰,只能茍延殘喘,再無統一中原之可能。
王僧辯近日一直在想一個問題,他到底想要什么?
高官厚祿?福及子孫后代的富貴?還是...
有生之年,天下一統,并參與其中?
。。。。。。
小黃,郊外,一場狩獵接近尾聲,營地里,亳州刺史王琳和部下們清點獵物,現烤現吃,佐以美酒,快活不已。
現場一片歡聲笑語,王琳看著一張張笑臉,忽然有些恍惚。
昨日,他收到了李笠的親筆信,李笠在信中“懇請”他以大局為重,支持朝廷(支持李笠都督中外諸軍事),共度時艱。
王琳看過信后,心情復雜。
他不蠢,知道皇帝駕崩后,李笠若不想死全家,就只有一條路可以走。
所以,“都督中外諸軍事”是必然的。
而李笠只要走上那條路,就沒人可以阻攔,且對方極大概率能夠順利走到終點。
因為李笠真的太能打了,手下又不缺強兵悍將,恐怕無人可以在戰場上正面擊敗李笠。
那么,現在,我該怎么辦?
王琳不知道。
他家本是卑微的兵家,多虧姊姊、妹妹容貌出眾,被湘東王看中,才有了出頭的機會。
王琳覺得,自己全家受了湘東王的恩惠,就該為國效命。
至少,要報答湘東王的恩惠。
所以,一旦李笠走到那一步,改朝換代,必然對前朝宗室斬草除根,那么,他的外甥們,包括瑯琊王蕭方諸,難逃一死。
作為舅舅,他怎么能看著自己外甥走向末路而視若無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