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自尊心極強且自視甚高的皇帝意識到自己被騙,暴怒。
但又不可能承認自己被人“釣魚”,于是,借助“白手套”嚴嵩,把曾銑弄死,以儆效尤,卻不用擔一絲罵名:
害死曾銑的人是嚴嵩,與我朱厚熜有何關系?
這個例子,說的是一個典型的釣魚工程,所以舉例人總結:打工仔千萬不要在預算上糊弄老板。
當然,曾銑的意圖是為了國家,因為復套確實很有必要,此舉也不是為了自己撈錢,完全是出于公心。
但他知道皇帝扣扣索索,于是想用“低報價”先得皇帝允許“立項”,等后續再追加款項。
李笠記住了這個例子,現在,改了改,拿來教育兒子。
“日后你主政了,總會有大臣,基于各種目的,向你申請‘工程立項’,但為了獲得同意,就難免釣魚。”
“先報個低價,讓你覺得不錯,于是立項開工,結果做著做著,你發現情況不對,發現工程要完工,得加錢。”
“若這工程是土木工程,譬如水利工程,或者開路,忍忍也就算了,緩個幾年,財政也就能緩過來。”
“可若是打仗,那就不是鬧著玩的。”
“別的不說,就說后勤,如果開戰前,估算的糧草消耗是三百萬石,兵力十五萬,四個月打完。”
“結果開戰后,實際的消耗超過六百萬石,還得追加糧草三百萬石、兵力十五萬,要延期至少半年,你加還是不加?”
“不加,前線和敵人交戰的大軍,斷糧就完了,沒有援兵接應,也完了,撤都撤不回來。”
“加,突然冒出來的巨額開支,是說加就加的?”
“緊急調兵,其兵原本的駐地就會空虛,極易露出更多破綻。”
“緊急調糧,還得動用各地常平倉的存糧,萬一遇到災年,沒法賑濟災民,怎么辦?”
“額外增加的后勤運輸負擔,又得調動人力來承擔,連帶開支驟增。”
“這一連串下來,連帶著國務也被耽擱,原本的施政計劃被徹底打亂,這不是加不加錢的問題,這是戰爭成本失控,導致國政失控的問題。”
李昉明白父親的意思,《孫子兵法》也說了: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可要如何防止被人“釣魚”,防止在打仗這件事上出現成本失控?
他覺得,無論誰當皇帝,被人明目張膽的騙,被人在眾目睽睽之下“釣魚”,恐怕都想殺人啊!
李笠說道:“打仗,誰也沒有把握一定能打贏,或者在預期時間內結束戰爭,所以風險大,風險控制不好做,這可以理解。”
“但是,若連后勤運輸的成本控制都做不好,打仗就是在賭博,尤其國戰,變成了賭國運,一旦成本失控,就不是加不加錢的問題。”
“突然增加的負擔,必然轉嫁到百姓身上,導致服勞役、兵役的百姓增多,影響農活,甚至會加重百姓負擔,導致家破人亡的情況出現。”
“這種情況一旦大規模出現,國家的根基必然被明顯削弱,許多年都恢復不過來,你看,嚴不嚴重?”
李笠說到這里,看著那幾個軍人:
“所以,核算工程報價,確保工程進行過程中的成本控制、風險控制,就需要這些專業人員、專業團隊來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