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陸續返回開封的信鴿們,將前線戰況帶了回來,替代皇帝關注戰局的皇太子李昉,看了消息之后,愈發坐立不安。
一,太行北道行軍,已經抵達齊國晉陽郊外,齊軍云集晉陽,一場大戰即將開始。
二,太行南道行軍,拿下河東平陽后,分兵南下,在蒲坂與關中周軍隔河對峙。
三,太行南道行軍,又分兵去蒲坂以西、解池地區,在那里,將士們不畏艱險,翻越“鹽道山”到南麓的虞坂,然后過黃河,入南岸陜州地界。
楚軍奇襲陜州州治弘農未果,但也在南岸建立據點,擊退周軍進攻,以該據點威脅著關中與洛州(州治洛陽)地區的陸地通道。
四,河內楚軍,以及河南楚軍,開始對洛陽發動進攻,從北、東兩個方向,逼近洛陽。
五,沔北地區楚軍,分兵兩支:一支北上,進攻洛州南部的闕南地區,策應河內、河南友軍對洛陽發動的進攻。
另一支,沿武關道西進,即將抵達武關道要地上洛地區。
這五個消息,其實對于楚國來說都是好消息,意味著戰事順利,各行軍按照戰前擬定的方案,從容推進戰局。
但是,皇太子為何坐立不安呢?
黃玲知道,這是兒子第一次處于全軍統帥的位置,看各主要戰場的戰況,所以“入戲”很深。
因為事關重大,而李昉經驗不足,所以患得患失的心理愈發嚴重,即便前方捷報頻傳,但李昉依舊坐立不安。
要么擔心后勤出問題,拖累前方行軍的作戰;要么擔心前線某場戰役失利,導致戰局全據崩盤。
而今日,李昉得知太行南道行軍已經奇襲陜州,雖然未能拿下州治弘農,卻也在陜州站穩腳跟,“釘”住洛陽周軍回撤關中的道路,不由急得滿頭大汗。
急的是什么:萬一洛陽周軍跑了,官軍撲了空,怎么辦?
黃姈見兒子急成這樣,心中也跟著急起來:眼見著漁網就要合攏,結果大魚極有可能開溜,怎么辦?
“小李”為這件事急得滿頭大汗,結果“老李”當沒事一般,現在還有心情研究琵琶曲。
這讓黃姈覺得急火攻心:都什么時候了,你好意思讓兒子自己扛?
黃姈心中焦急,而傳入耳中的琵琶曲,旋律也急促起來,仿佛兩軍激戰正酣,誰勝誰負,尚未可知。
此刻,彈奏琵琶的是蕭妙淽,她全神貫注的彈奏著琵琶,仿佛自己就是那場激戰的見證人。
其她幾位,也閉著眼睛,沉浸在蕭妙淽用琵琶曲營造的激戰氛圍里。
黃姈看著蕭妙淽那雙白皙、修長的手,無名火起:是你吧,把三郎的背撓成那樣!!
。。。。。。
清晨,李笠起床更衣,黃姈撫摸著李笠的后背,摸著那幾道抓痕,有些心疼的埋怨:“到底是誰撓的?”
“是蕭妙淽,還是張麗華?”
平陽大捷的消息傳來,李笠高興不已,當晚就把蕭妙淽和張麗華一并“辦”了,次日背上出現明顯撓傷,黃姈對此極其不滿。
李笠卻不以為意:“哎喲,你還糾結這個做什么,多大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