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量著文章標題,良久,搖了搖頭。
道理沒錯,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如登天。
向富人多收稅?
這就是與虎謀皮!!
一國之內,要說誰的田產、房產最多,首當其沖的就是皇族宗室!!
其次,是各類世家高門、勛貴、權貴,自古以來,有誰能跟這些猛虎要毛皮的!活膩了?
這個“開封白玉堂”看到了收稅的問題關鍵,難道千百年來,沒人看得出?
那怎么可能!
千百年來,無數人杰不斷涌現,怎么看不出問題關鍵,可看出來了又能如何?
為何歷代朝廷都是按戶、后來按丁來收稅?因為就只能這么做。
皇族宗室,世家勛貴(權貴),這是最大的富戶,稅吏怎么敢去核實其名下田產,然后收稅?
那些有權貴做靠山的豪商、有錢人家,稅吏也不敢去核實田產、收稅,結果收來收去,還是向尋常百姓收稅。
唐邕認為,“開封白玉堂”這個作者,終究是書生意氣,提出的觀點,看起來有道理,實際上行不通。
與虎謀皮的結果,就是即便這新稅制實行,卻是換湯不換藥。
唐邕感慨了一番,卻看見文章還有一段沒看,便再次看起來。
看著看著,瞳孔一縮。
作者接下來又提出建議,建議朝廷設立專門的稅務機構,以及房、地產交易監督管理機構。
嚴格按照新稅制對征稅對象征稅,并定期匯總、上報繳稅情況。
尤其針對各級官員及其直系親屬的繳稅情況進行監督,一旦發現有偷稅漏稅的事實發生,御史們可以根據稅務官署提供的“證據”,直接對該官員進行彈劾。
只要證據確鑿,逃稅、漏水額度超過一定限值,對被彈劾的官員之處置,除了讓其繳納罰金、滯納金,還要立刻免職或降職。
唐邕經歷了幾十年的官場傾軋,可謂官場老手,一眼就看出這建議后面包含的禍心:
挑動官員斗官員,讓“完稅與否”,成為官場傾軋的強有力武器。
而稅務機構,就是制造武器的“兵器監”,瘋子般的御史就候在“兵器監”外,隨時準備拿兵器去砍人。
當官僚們相互傾軋時,就如同群虎互相亂咬,這種情況下,與虎謀皮倒不是不可以。
畢竟是一群猛虎,向另一群猛虎要毛皮。
唐邕當然猜不出“開封白玉堂”的身份,卻覺得能想出這種絕戶計的人,一定有仕途經歷,極有可能是一肚子壞水。
各國官制無論如何變,總有一點不變:品秩序越高,官位就越少,競爭就更激烈。
為了搶官位,許多人可都是搶破頭,什么招數都能用上,所以這種挑動“官斗官”的意圖,簡直是壞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