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東岸,蒲坂,大量楚軍戰船離開碼頭,向西而去。
西岸,沿岸淺水區,如林的木樁綿延數十里,舉目望去,看不到頭。
橫渡黃河的一艘楚軍戰船里,蘭午坐在桅桿下,默默看著眼前甲板上的甲士,又看著西岸那些用于阻攔船只登岸的“木樁陣”。
聽著岸上越來越響、越來越多的號角聲,他忽然想起了家鄉。
他家所在的村子,在安陸南郊、涢水畔,岸邊有蘆葦蕩,遠遠看去,就如同眼前這些密密麻麻的木樁。
入夜,勞作一日的人們陸續入睡,此時,若是村外有人過來,村里外沿的一些守戶之犬就會叫起來。
一犬吠人,百犬吠聲,村里其他狗雖然沒看見陌生人,但只要有狗開始叫,它們就會跟著一起叫,吵得不行。
現在,西岸的“狗群”叫起來,確實很煩人。
蘭午正在走神,耳邊傳來軍士們的吼聲:“打起精神來!!一會下了水,機靈些,趕緊往岸上游!”
“雖說是沖灘,可人家在岸邊釘了木樁陣,所以別指著船能靠岸,一會離岸差不多了,立刻跳船,游過去!!”
“身上別帶那么多累贅,能上岸是最重要的,但也別拉下兵器,沒兵器你上岸就是送死!!”
“全都打起精神來,現在是玩命,不是文化課學寫字!!”
吼聲把蘭午的思緒拉回現實,聽著軍士們聲嘶力竭的吼叫,看著前方“開路”的快船。
快船的移動速度很快,先一步出發,所以這些快船即將抵達西岸那“木樁陣”。
卻見船上劃棹的棹手紛紛跳入水中。
片刻后,撞入“木樁陣”的快船消失在雷鳴、火光和濃煙之中。
爆炸清障的效果如何?看是看不出來的,不過蘭午知道爆炸清障戰術在實驗時的效果:勉勉強強。
事到如今,無論這些清障船是否能夠成功清障,后續船只都要“沖灘”。
甲板下,響起激烈的鼓點聲,劃船的棹手們喊著號子,奮力劃船,讓船只開始沖刺。
蘭午很快就感覺到自己所在的船快起來,距離前方煙霧彌漫的西岸越來越近。
左右火光大作,那是同行沖灘的船只燃放“一窩蜂”,對岸上那些木柵后聚集的周兵進行攻擊。
然而船只搖擺不定,本來準頭就不怎么樣的“一窩蜂”,發射出去的“火蜂”真就是到處亂竄,毫無準頭額可言。
不過大量“一窩蜂”發射的動靜很大,呼嘯聲此起彼伏,仿佛有人不斷吹響沖鋒的號角,鼓舞著己方士氣。
陸續有船沖到岸邊淺水區“木樁陣”處,船上甲士呼喊著,跳下水,直接向岸邊游去。
蘭午只覺腳下一震,見是自己所在的船撞到了木樁,停下。
船首忽然消失,卻是兼做跳板的船首橫板向前放下,許多先登甲士呼喊著向前跑,經過橫板,跳下水,往岸上游。
“一窩蜂”的呼嘯聲中,岸上有無數箭矢迎面飛來,釘在船板上,發出“剁、剁、剁”的聲音。
蘭午腦袋中了一箭,不過因為戴著兜鍪,并無大礙。
他和同伴翻過船幫,進入船舷外掛著的小船上,松開纜繩,拿起短棹奮力劃船,向前而去。
船很窄,所以勉強穿過水中木樁陣,順利抵達岸邊,而岸上此刻火光大作,雷聲此起彼伏。
那是己方先登和趕來攔截的周兵交鋒,先登們不斷投擲出火油彈、轟天雷,試圖擊退數倍于己的敵人。
然而周兵數量很多,來得也快,因為其戎服為黑色,所以如同一**黑潮,不斷拍向登岸的楚軍。
一直在西岸駐防的周軍,已經盡可能的集結兵力,日夜提防,不讓東岸蒲坂的楚軍有強度黃河的可能,現在,自然是傾巢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