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西巡關中的皇帝駐蹕于此,從行轅議事回來的洛州刺史彭均,在府邸附近提前下了馬車。
竟然走輸送柴禾、瓜果蔬菜的廚房小門入府,唬得廚房院子里仆人們一個個呆若木雞。
他也不吭聲,悶頭往里走,“殺”向書房。
候在書房外的仆人,看見突然出現的郎主,如同見了鬼一樣,驚得面色發白:前門望風的死哪去了!
他們想動不敢動,想發聲,被彭均一瞪,站都站不穩。
彭均隨后到窗口一瞥,果然,八郎彭憲在研究馬經小報而不是看正經書。
于是擺擺手,示意隨從去拿竹條。
彭府執行家法,用的就是竹條,竹條價格便宜量又足,打斷了也不心疼,換一根接著打,可謂“無縫執法”。
聞訊趕來的黃氏,遠遠瞥見良人“捉賊捉贓”后要發飆,趕緊讓侍女去扯屋檐下掛著的鳥籠。
籠中鸚鵡受驚,叫起來:“哎呀,哎呀!!!救命啊,救命啊!!”
鳥聲傳來,彭憲驚醒,眼見著父親板著臉、背著手走進來,一個激靈站起:“父親,孩兒已經等候父親考校多時。”
“等候多時?”彭均看著兒子,看看案上來不及掩藏的馬經小報,似笑非笑:“那我就考校考校你的學問。”
“是,是..”彭憲只覺后背發涼,趕緊讓座,請父親坐下,自己老老實實站著。
彭均先拿起那馬經小報,扔到一邊,然后將被小報蓋著的書拿在手中。
書為《漢書》某卷(冊),是彭均要求兒子們經常讀的書籍,今日彭憲偷懶被他抓個正著,他就要找個無可辯駁的理由,好好教訓一下這小子。
你以為你聰明就可以不看書了?
彭均心中怒罵,他對聰明的八郎寄予厚望,期盼兒子靠科舉博功名,而不是又從軍當武官,畢竟彭家總得出個文官。
所以彭憲沒有去讀軍校,而是“備戰科舉”。
但兒子聰明過了頭,經常耍小聰明,讓彭均頭疼不已,現在就要教訓一下小崽子。
不過,因為問的問題有些敏感,彭均先讓外面的仆人都散開。
然后問:“漢初三杰,張良、蕭何、韓信,前兩位得善終,韓信卻不得好死,你覺得,韓信冤么?”
“不冤。”彭憲回答得很快,彭均問:“理由,簡略些。”
“韓信死時,三十來歲,正直當打之年,漢高祖難道不怕自己死后,韓信無人可制?”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有能力威脅皇權的文武官員,若不知進退,那么只能變成死人,皇帝才放心。”
這回答簡單明了,也是彭均讓兒子們多讀《漢書》的原因。
彭憲見父親怒氣消散大半,知道自己“有救”了,便趁熱打鐵:“韓信假齊王事件,已經為他的結局埋下了根。”
“相比之下,張良、蕭何就知進退了。”
“張良求留侯之封,以修習黃老之術為名,急流勇退,蕭何知輕重,甚至自污,化解殺機,所以,開國勛臣想要自保,就得學這兩位。”
“坐下來說吧。”彭均示意兒子坐下,怒氣完全消散,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