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治所上封東郊,麥積山(崖),張麗華登高遠眺,看著四周一片蒼茫,又看著身邊石窟里巨大的佛像,只覺震撼非常。
麥積山(崖)有不少石窟,據說始建于后秦年間,這個后秦,是區別于苻秦的姚氏秦國。
秦州為隴右重地,距離東邊關中長安的距離不算遠,所以長安城里信佛的權貴們,對可以開窟鑿佛像的麥積山很感興趣。
到了元魏年間,麥積山(崖)的石窟越來越多,西魏/周國時,權貴們又在麥積山開石窟鑿佛像,便有了現在的規模。
張麗華身處其間,自然覺得氣勢恢宏。
她和許多人一樣,信佛,不過并不沉迷,平日里燒香拜佛,是為了祈求佛祖保佑自己和兒子平平安安,保佑她能常伴皇帝身邊。
但皇帝不怎么禮佛,張麗華便很少到廟里去,對于佛寺的記憶,停留在小時候。
當年的建康,雖然佛寺很多,寺廟里佛像也很多,但并沒有多少依山開鑿的石窟佛像。
所以,她站在這石窟佛像群面前時,覺得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被佛祖看得清清楚楚。
左右張望,卻見隨行人員,大多在欣賞石窟群佛像。
遠處,李笠坐在一塊大石頭上,一動不動,三名畫師正在給李笠畫素描,以作“到此一游”的留念。
其實張麗華想坐在李笠旁邊,奈何,那里已經有人坐著了:身著便服的皇后,坐在李笠右邊。
皇后才是和皇帝“共畫”的第一人選,所以張麗華再得皇帝寵愛,也不能僭越。
當然,按照這一路過來的慣例,一會就會輪到她和皇帝“共畫”,然后是馮娘子。
想到這里,張麗華四處張望,想看看馮娘子在哪,因為似乎對方“消失”的時間很長。
張望了一會,沒見人影,她便找來女官,借口有事,詢問馮娘子的下落。
得知馮娘子帶著兩個侍女,還有個侍衛往山后邊去了,張麗華眉毛一揚:帶個侍衛跑去僻靜之處?
有問題!!你一定是偷男人!!
她心里這么想,面上不動聲色:“我知道了,記得提醒一下馮娘子,一會,我和陛下共畫之后,就要輪到她了。”
女官應諾,張麗華等對方走后,心思活絡起來:
呵呵,晚上一同侍寢,你爭不過我,肚子又不爭氣,遲遲沒動靜,現在是急著懷上,就找情郎借...是吧?
你完了,你完了!
張麗華決定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把競爭對手擠出局。
競爭對手,當然越少越好,張麗華想明白了,后宮妃嬪當中,她之前的幾位“前輩”,包括蕭娘子,再過幾年年老色衰,就不成氣候。
唯有年紀比她還小一些的馮小憐,不能掉以輕心。
馮小憐同樣年輕、貌美,會才藝,又很會來事,對她來說,確實是個實力強勁的對手。
現在機會來了,但張麗華卻不敢大意,因為此事操作起來必須謹慎,免得皇帝起疑心。
就算要扳倒馮小憐,也不能讓皇帝看出自己是“兇手”,否則皇帝惱羞成怒之下,連帶著她也會倒霉。
所以,必須找個人來戳穿馮小憐私會情郎的秘密。
很快,張麗華想到了秦州刺史陳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