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短缺,已然是中國奶業發展腰眼之痛。奶業發展,苜蓿先行。因此,大力發展苜蓿產業,已經成為振興奶業發展的當務之急。
而且隨著我國人民對肉蛋奶剛性需求持續增長,原來的主糧結構已不可持續,人畜爭糧的矛盾日益突出,發展節糧型畜牧業勢在必行。
在現有土地資源和未來人口及食物需求預測基礎上,全面發展牧草產業不僅可以降低飼料糧的使用、保障肉奶有效供給,而且也可以改良農田土壤,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牧草產業的發展有其特殊性。一般來說,牧草加工生產需要一定規模,只有規模化之后,機械的使用成本才會降低,效率才會提高。”說起最熟悉的牧場領域,楊業侃侃而談。
“牧草的利用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直接放牧,一種是加工成干草或青貯。因為牧草是中間產品,其最終價值要靠畜牧業來實現。所以最好是通過草牧結合,實行草牧聯營。”
“我在伊力牧場的時候,就是草牧結合的模式。自己種草,自己養牛,大量的牛糞還田改良土壤,增肥后的土地提高牧草質量,優質的牧草助奶牛產出好牛奶,環環相扣,牧草的轉化率很高。”
楊業認為,種養結合、草畜結合是建立牧場農業系統的核心之一。
要改變“種草不養畜,養畜不種草”的傳統體系,走種養結合之路,也算是一場革|命了。
齊政點點頭,“嘉谷牧場也是在人多地少的傳統上不生產牧草的南方地區,強力帶動大面積牧草的種植,通過養殖龍頭企業的發展壯大來拉動牧草產業的快速發展。”
“在這方面,你是行家,嘉谷牧場的建設和經營就要靠你多操心了!你覺得有必要添置的設備、增加的設施,公司都會在資金上給予滿足。”
“得奶源者得質量,得質量者得市場,得市場者得效益,得效益者得天下。希望嘉谷乳業能在你的帶領下,打下乳業半壁江山。”
楊業聞言心里一松,知道自己是通過了大老板的面試。
聽到大老板展示的雄心,楊業面不改色,嘉谷投入這么大,想想也不是鬧著玩的,沒有一個宏偉的目標,也不需要辛辛苦苦挖自己過來了。
他說道:“要做就做有根的乳業,這個根是草根,越是困難的地方越有扎根的機會;這個根也是扎根鄉土,開發農業,回報社會。我們要把最好的牧草獻給奶牛,奶牛才能把最好的奶回饋給我們。當牧草的核心競爭力和牧業的核心競爭力聯起手來的時候,嘉谷乳業就有了一切可能。”
齊政對他“做有根的乳業”的說法很是贊賞,從農業到牧業,種草是最佳的橋梁。嘉谷人也要像草一樣,即使條件艱苦,也要扎根地下,向上長。嘉谷乳業需要這種深扎荒原的頑強精神。
“走吧,我帶你去看看你以后扎根的牧場,以后就是你的地盤了。”齊政站起身,邀請楊業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