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億,可以參與或組織全球行業活動了。這個時候背上的可是更多的國家或者地區利益的東西。
說白了,就是規模決定地位。
所以嘉谷養豬場在本省已經是一個可以看得到的存在了。
縣里就不用說了,養豬場自己就是一個納稅大戶,縣長都三天兩頭的跑去養豬場慰問。
市里不時有些領導下來視察,養豬場也是必看項目之一。
現如今,養豬場剛建好,領導也要過來視察了。
嘉谷由王昱業帶頭,接待了祁廣瀾一行。
在縣領導的陪同下,祁廣瀾步入嘉谷養豬場,只看一排排現代化的豬舍,整齊又漂亮。
在李東亮的介紹下,一行人參觀了“全自養、大規模、一體化”的生豬養殖工業化經營管理模式。
很顯然,豬舍建設標準化、生豬飼養批次化、養殖飼喂自動化、糞污處理機械化等現代化水平非常符合祁廣瀾的胃口,看看他微微頜首和面帶笑容的表情,就知道他對嘉谷的養豬場相當滿意了。
“我聽介紹說你們是采用牧草養豬,帶動周邊農民種牧草致富,這個規模有多大?”祁廣瀾隨后問道。
王昱業信手拈來,“養豬場的年產值預計能達到三個億,而現在周邊種植的牧草區有十萬畝,這還不夠,下一步要擴大到二十五萬畝的規模,估計可帶動全縣一萬戶農戶發展牧草種植業,農民實現增收一億以上。”
“能達到這么高么?”祁廣瀾目光一凝。
“沒有問題,我們經過測算,牧草每畝成本在300元左右,而養豬場收購價是1000元每噸,牧草畝產能至少達到800公斤,那么1畝可收益約500元,一萬戶農戶從事牧草種植,每戶平均勞動力兩人,在沒有天災影響產量的情況下,每個勞動力至少可以實現增收六千元以上,這還是保底數,就這樣算下來也可以達到增收一億兩千萬元。”王昱業侃侃而談。
“唔,很好,嘉谷這個養豬場項目對于普誠縣甚至周邊地區都相當有益,可以極大的帶動丘區畜牧業發展,普誠縣率先走了一步,也算是闖出一條好路子。”
祁廣瀾顯然心情很好。
“普誠縣應該總結這方面的成果,尤其是這個現代化養豬場,要一如既往地支持嘉谷的發展,明年我還要來看看這里的發展狀況!”
王昱業聽完面色不變,心里卻大喜。
有了祁廣瀾這番話,不僅是在普誠縣,至少在南開市地區,嘉谷都能得到政府很大的扶持了。
雖然嘉谷有資本優勢,但是如果沒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想要快速發展,至少要花費多一倍的精力。
現在好了,在岷省,嘉谷也算有了“尚方寶劍”。
齊政也很滿意。
這世間,有三類人往往可以成事。
第一是有資格任性的人,用錢持續地砸;
第二是有專業技能的人,用韌性持續地做;
第三是運氣特別好的人,趕上了市場的爬坡時代,懵懵懂懂地進去,順風順水地做大了。
嘉谷符合第一個條件,有錢任性;也滿足第二個條件,有靈陣任性;唯有第三個條件不可控。
時勢是最難把握的,而在中國,追隨政府的步調,就是符合時勢。
如今三者俱全,天時地利之下,嘉谷注定了有無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