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致富不易。
歷史上有名的島國“國民收入倍增計劃”,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功,是得益于工業的迅猛發展。至于農民收入的提升,一方面通過加大對農業的補貼力度,推進農業結構升級;另一方面則是推動農民轉型為非農,才得以實現的。
而市委的這個“農民收入倍增計劃”,關鍵在于龍頭企業。
龍頭企業發展起來,帶動農民收入倍增不是難事;發展不起來,一切都是免談。
不過聽王昱業這話里的意思……
“市委有意扶持嘉谷?”雖是疑問的語氣,但齊政很確定這將是事實。
王昱業笑著點點頭。
“市委這個計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參照了我們與普誠縣合作的模式。今年加入合作社的農戶,通過與我們的合作,輕松地實現了收入翻倍,市府層面不可謂不心動。”
“再加上看到我們無論是養豬場的生豬,還是種植的仙茗大米,都是高產值產品,又供不應求,比我們都還有信心了。”
齊政恍然,想不到嘉谷還扮演了一只小小的蝴蝶,推動了市委計劃的進展。
其實,齊政還是小看了嘉谷的存在。
作為擁有一家年出欄規模達到15萬頭的養豬場的嘉谷,是南開市最大的畜牧企業;合作種植稻谷三十萬畝,擁有年加工能力15萬噸的大米加工廠,是南開市最大的糧食生產企業……
而無論是養豬場帶動農民種植牧草,還是組建合作社帶領農民種植稻谷,都能帶動一方致富。
這樣的嘉谷,在南開市的農業領域已經是不可忽視的存在了。
“最關鍵的是,仙茗大米的價值太高了!實驗室在全市的幾塊實驗田試驗證明,仙茗大米在南開市區域內都能推廣種植,因此市委有意將其打造成地理標志產品……”王昱業進一步解釋道。
齊政當然知道嘉谷實驗室在全市的實驗田,如果沒有他的暗中布置靈陣,可得不出仙茗大米適合在南開市推廣的結論。
這本來也是他的計劃之一,沒想到倒是市府先提出來了。
南開市是岷省的糧食主產區,是省級商品糧基地,全市擁有耕地300多萬畝,如果全部改種仙茗大米,說得夸張點,全市農業總產值翻倍都是輕而易舉。
想來市府也是注意到了這一點,才提出大力扶持嘉谷的舉措。
“市委的眼光還是很好的嘛!”想到這里,齊政心情很好地說道。
王昱業也笑著道:“你也不看看仙茗大米的名氣傳播度。別看我們沒怎么打廣告,單單食療效果顯著這一特點,就為高端消費者所矚目了。”
“高端大米可不比一般大米,由于產地的限制,走價不走量。而且高端大米替代品威脅較低,具有極高的用戶消費黏性,在認定這個品牌之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用戶基本只采購該品牌的大米。”
“所以只要我們不亂來,仙茗大米的未來可期。而如果能扶持起一個全國聞名的高端大米產業,對于市委來說,又是多大的政|績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