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齊政只反問他,嘉谷承包個幾十萬畝耕地肯定沒問題,承包幾百萬畝應該問題也不大,承包幾千萬畝估計就很突出了,而想承包上億畝耕地,你確定國家能允許?
要知道,即使是國內最大的農業國企北大荒,所擁有的的土地總面積也沒有上億畝。
且不說糧食安全的問題。國內現在農村還有6億多人口,農民的生計和種田是離不開的,想要追求大規模農場,最起碼要有一個前提。
那就是我們的城鎮化必須能夠吸收這些農民。但這些農民是50歲、60歲、70歲的農民,都是老人,一大半都是婦女,70%都是小學文化程度,這些人城市能吸收他們嗎?
耕地問題、糧食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是農民的就業問題、生計問題。
所以可以想象,片面追求大規模農場不適合中國的國情。國家是鼓勵以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為主體的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但對于工商資本租賃農地,肯定是抱著嚴格的監管和風險防范態度。
其實,對農地的流轉實行一定管制,即使在土地私有制的國家,這也是一個通行的做法。
你一家企業想擁有一個國家5%以上的耕地,你想干什么?
齊政一直對這一點頭腦清晰。
即使他有靈陣,嘉谷自有的土地都是有上限的。
但這次大西北之行,給了他新的思路。
茫茫大西北,多少無人之地啊!
單單拿沙漠來說好了——國內有70萬平方公里沙漠,超過耕地面積的一半,如果真能全部治理,理論上,糧食和用地緊張問題都將煙消云散。
當然,受地理氣候等因素影響,全部治理是不可能的。
但哪怕是治理好十分之一,也有上億畝了。
最關鍵的是,我是將難利用土地治理出來的,即使擁有上億畝土地,于國于民都是好事吧,我有足夠的底氣面對國家——森林法都規定“誰種植、誰所有、誰受益”,70年不變,而且有繼承權。總不能我干了為國為民的好事,還不如種樹吧。都是千秋萬代造福后世的事業,總不能厚此薄彼吧。
齊政用這個理由說服了嘉谷管理層。
你想得到的多,就要付出更多。
但想要治理好沙漠,總得有豐富的經驗吧?
說白了,眼前的這片戈壁荒灘就是用來練手的。
齊政瞇眼看著忙碌著種樹的農民們,心里暗暗道,這就算是嘉谷征服戈壁大漠的開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