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的難度是大為降低了,但相應的企業利用境外期貨防范風險的能力也大為降低了。
李光富的北農豆業因為缺乏資格,也無法在芝加哥交易所進行套保,去年國內的交易所也取消了進口大豆的品種,因此,在以期貨價格交易的國際大豆市場,北農豆業等國內企業基本處于“裸戰”狀態。
不是誰都能像齊政一樣能在國外另起爐灶的,這不僅僅是資金問題,最關鍵的反而是人才的問題。
姜平的對沖基金在過年期間,大豆價格剛沖上1000美分/蒲式耳時,就開始將持有的期貨合約賣出平倉,開始反手“做空”大豆期貨了。
一方面是有齊政根據記憶的提醒;另一方面,姜平也覺得這一價格也差不多到頂了,因為美國大豆現貨已經發出,國際投機勢力也差不多要撤盤了,因此他判斷大豆期貨價格下跌在即。
但另一邊,李光富可不是這么認為。
按照美國農業部調低的大豆產量預測,等到美國大豆收貨時,大豆期貨價格估計還會繼續上漲,對比起現在的采購價格,自己還是賺了。
再怎么說,也不至于比現在的價格低吧。
……
美國的大豆隨船陸續運輸到中國,李光富等采購商剛剛準備接貨。
噩耗同時傳來。
美國農業部公布美國大豆獲得了“意外”大豐收……
消息一出,芝加哥的大豆期貨價格就一路狂瀉。
真·晴天霹靂。
收到消息的李光富眼都直了。
MMP,說好的產量下降呢?為何與實際產量相差如此懸殊?一個事實上的增產年,卻被預測為減產年?
他好想指著美國農業部大罵,你特么的特意造假的吧?
但當務之急,不是罵~娘,而是……丫的,除了罵~娘還能干什么?
很短時間內,大豆期貨價格就跌回了簽約前的700美分/蒲式耳,即使雪崩都沒有崩得這么快的。
而這還根本看不到盡頭,一直“跌跌”不休。
連鎖反應下,大豆油價格也開始下跌,豆粕價格同樣暴跌。
李光富欲哭無淚。
先前簽訂的采購合約,變成了套住自己脖子的絞索,掙扎都無法掙扎了。
這是有多嚴重呢?
他得按照選擇的最高點的價格支付貨款,但反過來又要按跌下來的價格出售豆油和豆粕。簡單說,國內大豆采購團以4000元以上/噸的價格采購的250萬噸大豆,每加工一噸就要虧至少200元……
還干個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