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業略作思考,“將土地改良和嘉谷乳業加工廠包含在內,所有投資在15億元左右。”
鄧久謙咋舌,嘉谷牧場先進得讓他癡迷,但是這投資額度也高得讓他心顫,緊接著反應過來:“沒有貸款?”
楊業笑得一臉滿足:“沒有貸款,集團全額投資!”
這下鄧久謙不只是羨慕了,他簡直是妒忌恨了。
想他一個人,靠著這張老臉和猛牛的名號,東拼西湊的,才湊了兩億多元;好家伙,人家居然連貸款都不需要,就在一個牧場砸進去了15億。
如果不是各為其主,鄧久謙都想抱著嘉谷的大腿哭喊,土豪,求包養啊!
除了感慨嘉谷的財大氣粗外,鄧久謙也深刻體會到為什么伊力、猛牛等大企業在自建牧場上投入有限了。
以嘉谷牧場為例,建一個存欄4萬頭,日產800噸原奶的奶牛牧場,投入要15億元左右,哪怕除開鹽堿地改造的費用,投資額也比建一家日加工800噸乳制品的工廠高多了,收回投資的時間也比做乳制品加工長得多。
而即使是一個日產800噸原奶的萬頭牧場,一年的原奶供應量也只有不到30萬噸,而根據年報,猛牛乳業今年乳制品產能達到200萬噸,如果全部自建牧場,投入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再想想嘉谷乳業現在“爆牧場”的操作,即使有貸款,前期投入也是一個巨額數字,除了感嘆一句“賊有錢”外,鄧久謙已經不想說話。
……
仔細參觀完畢后,心累的鄧久謙帶著滿滿的收獲和打擊離開了。
嘉谷牧場現在的主人,嘉谷農牧公司的負責人李東亮就笑著調侃楊業道:“老楊,你這么傾囊相授,不怕現代牧業聯合猛牛集團超越我們嗎?”
“他們永遠也不可能超越得了我們。”這是楊業的評價,說這句話的時候他神態從容,面帶開朗微笑,就像是說今天中午吃什么一樣平常。
但這樣的平常背后,卻隱含著一種強大的底氣和信心,那是來自于一個團隊,一條真正貫通的產業鏈的信心。
有些東西,是學不來的。
嘉谷牧場,是真正將種植、養殖以及乳制品加工結合起來的典范。
高人一籌的優質牧草,有賴于嘉谷實驗室的牧草育種培養——雖然其實是“青竹百靈陣”的功勞;全部健康成長,高產優質奶的奶牛,有賴于牧場員工團隊的管理——雖然大多是“三星聚靈陣”的功勞;物質循環利用的種養模式,有賴于實驗室的設計——雖然……好吧,這就是陳建章的功勞;乳制品新品類的開發和暢銷,有賴于嘉谷乳業公司團隊的絞盡腦汁……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集團的“氪金”操作——那些世界先進的自動化設備,都是用錢砸出來的。
相較于連啟動資金都差點湊不出來的現代牧業,有著上下游支持的嘉谷乳業,有充分的蔑視對手的底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