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年紀較大,劉師傅現在并非親力親為。他從數百米的沙障一頭走向另一頭,不時彎腰查看,有時他甚至半蹲在沙地上,把掩埋的沙障拉起來,或是觀察壓沙是否結實。
站在草方格網上便會有直觀的感受。
如果是在光禿禿的沙丘上站著,一陣大風刮過,沙粒便隨風飄舞,刮在身上就像小刀子一樣;然而站在大網之上,沙子確是飛不了多高的。
……
太陽升至天頂,黃沙滾燙,裸露在外的皮膚被灼得生疼。
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每天工作七八個小時,也就能鋪百平米的網格。每個人臉上的汗就像流水一樣,后背上的皮曬得黑紫。但多年來農牧民們就是這樣一點點推進,在沙漠里鋪滿了網格。
不過有一點讓他們滿意的是,嘉谷的后勤工作做得還是可以的。
這不,午飯以及水就有專人送過來了。
早上背來的一大桶水都喝干了,劉師傅先是喝了一口水,舒爽得呼了一口氣。
回頭便看到小邱他們把鐵鍬往沙子里一插,脫下工衣外套在兩個鍬把子上一搭,搭起一方遮陽棚,圪蹴在下面端著燙手的飯盒吃午飯——雖然對于整個被烈日炙烤的沙海來說,這一方陰涼幾乎無濟于事。
劉師傅就笑著說道:“現在都還好咧,以前我們治沙,吃飯都是一個難題。飯都是自己帶過來的。夏天打開飯盒,飯菜不僅已經被烤干,還浮上了一層沙土,時不時有螞蟻爬出來;冬天嚴寒,飯菜都跟飯盒凍在了一起……”
回想起往事,皮膚黝黑、身材顯得消瘦的劉師傅更顯滄桑。
小邱連忙說道:“劉師傅,您腰椎不好,趕緊過來歇息一會。”
他是知道的,作為最早那批工作的治沙人都很苦,純粹靠身體,得關節炎腰椎病很普遍。劉師傅的腰椎也因此落下了病根。
劉師傅欣慰地笑了笑,也過去接過飯盒,邊吃便休息。
“感覺累壞了吧?”他對狼吞虎咽吃完午飯的小邱問道。
小邱喝了一口水,點頭道:“真的是累,不過看到草方格一步步向沙漠腹地挺進,又覺得挺值的。”
劉師傅抬頭看了看上午的工作成果,感慨道:“是啊,其實我們就像開荒牛——沙丘上看到的網格,作用只是來固定沙子的,沙子不動了,才有可能在上面植樹種草。而真正能阻止沙塵的東西,并不是網格,而是大量的綠植。草和樹,那就是命根子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