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肅省駛往騰格里沙漠的車上,從窗戶望出去是一望無際的沙漠和貧瘠的山巒,所見之處似乎毫無綠意,以色列灌溉和水務專家沙赫維卻是神采奕奕。
從以中農業合作交流中心內部,沙赫維得知了嘉谷集團大手筆開發沙漠的消息,其中,節水投入又是關鍵,據說還要對外進行節水灌溉工程建設的招標,沙赫維就立刻行動起來了。
眾所周知,以色列在水資源極度匱乏的沙漠中創造了不可思議的現代農業奇跡,其節水灌溉技術舉世聞名。
但很多人不知道,水務技術還是以色列外交和商業來往的一個重要工具。
以色列熱衷于利用自己的水務專有技術來幫助開發或增強與其他國家的關系。通過和他國分享經驗和技術,幫助世界各地區的一些國家改善它們的水資源狀況。即使利用以色列水務技術的國家并非都支持以色列,但他們的水外交還是極有助于增進國際交往。
何況,隨著全球水危機的加劇,輸出水務技術還能獲利不菲。
中國就是其中最大的一個市場。
以中農業合作交流中心就是為發揮和利用以色列的節水技術和中國的市場,促進中以之間的農業交流和合作而建立。在中以先進農業產品、技術及服務交流與合作、水肥一體化等領域進一步深化合作過程中起到橋梁的作用。
沙赫維是其中一位領事,他來中國五年多了,在這五年里推動了多個中以節水農業合作項目,為中國農企在管理水資源方面樹立了榜樣。
車上還有嘉谷農業公司的負責人謝開濟。
沙赫維不僅是一位灌溉和水務專家,還是以色列灌溉設備巨頭、全球三大灌溉公司之一的耐特菲姆公司在中國的顧問代表。此前嘉谷農業采購過耐特菲姆公司的灌溉設備,因此兩人倒是有一些交情。
“沙赫維,你來過我國西北干旱地區嗎?”謝開濟問道。
沙赫維肯定地說道:“當然,我第一次到中國的時候,就是被邀你們稱之為漠南地區的一個半干旱地帶,幫助制定一個灌溉計劃。呃,我記得,那里的農民早就在利用當地所有可用的水,但是大部分是使用低效的漫灌方式。所以我提議那些田地采用滴灌方式,并且建議種植其他作物品種,以替換正在種植的并不適應當地條件的莊稼……事實證明,如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謝開濟點點頭:“盡管我國有龐大的可用水資源,但很多地區卻備受水問題困擾。”
沙赫維知道謝開濟喜歡有一說一,接口道:“在我看來,與以色列相比,你們最大的水問題是水資源分布不均以及浪費嚴重。北方干旱,不利于耕作;而其他地方許多農耕區域用水效率低下,而且經常有不少浪費。另外,你們國家的農業基礎設施負擔過重,因為漏水問題而流失了很多水;而且污水通常沒有充分處理……”
“所以說,盡管中以兩個國家在領土面積和人口規模上有天壤之別,但在水務領域內確實是有很大的合作空間。”
謝開濟淡淡一笑:“我去過以色列,你們對水資源的高效利用確實令人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