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里“打出”湖泊的操作無疑讓沙赫維羨慕妒忌恨。
以色列開發沙漠農業有多艱難啊,利用的是沙漠地下的苦咸水、凈化的污水、高耗能的淡化海水……像嘉谷這樣直接打井形成湖泊的境遇,簡直是天方夜譚。
但眼紅歸眼紅,沙赫維瞬間摸清了嘉谷的心思:水源是有了,但在沙漠里蒸發強烈的環境下,節水農業不但很有必要,甚至是必然的選擇。
更何況,現在整片沙漠區就像是一張白紙,可以任由嘉谷涂畫。可以說,如果嘉谷舍得投入,像以色列一樣修建一張遍布沙漠的輸水管道網也不是不可能,那樣后面就省事了。
這樣一想,沙赫維更加清醒了。這樣的大項目,一個勝過其他一百個,務必要拿下來。
對此他還是頗有信心的,他所在的耐特菲姆公司,依托高度發達的現代化科學技術,研發出世界上最為先進的節水灌溉技術,在節水農業領域,沒有人能忽視它。
他沒有急著推銷自家的產品,而是先認真考察了嘉谷的沙漠治理進程。
考察中,沙赫維發現,嘉谷開發的沙漠農業與以色列確實有不少的不同之處。
譬如,以色列的自然條件更加嚴酷,但是以色列農業科學工作者不是將精力重點放在沙漠土壤改良上,而是通過植物工程、遺傳工程、雜交和基因改造等科學技術不斷改進種子的抗病性和作物的適應能力,使其適應當地氣候、土壤和水等自然環境,生產高附加值、高營養價值的綠色農產品。
相比之下,嘉谷在沙漠土壤改良方面下了大心思,不僅生產海藻有機肥投入使用,還種植綠肥肥地,千方百計增加沙漠土壤的有機質成分。
當然,不同的環境和資源稟賦,選擇不同是理所當然的。但這更加證明了一點,嘉谷與自家的公司具有很大的互補性。
心里有數后,沙赫維開始想辦法接觸更多的嘉谷管理層,旁敲側擊,表示無論是為用戶提供領先的灌溉設施,還是提供智能化溫室設計等沙漠農業技術服務解決方案,耐特菲姆公司都不在話下。
不過,消息靈通的人士也不止他一個,不少其他的灌溉設備公司代表也來來往往,試圖在這塊大蛋糕上撈一口。
最后,沙赫維發現,最有競爭力的,居然是一家與以色列頗有淵源的中國節水技術公司?
……
溫化堂是疆省天葉公司的工程師——天葉公司是我國最大的節水設備和灌溉技術服務公司,擁有的“膜下滴灌”等多項專利及技術。
因為背靠疆省農墾科學院,溫化堂通過袁院士的關系直接找上話語權最大的齊政。
“我們國產的節水農業技術啊,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真的希望嘉谷能給我們一個機會!”溫化堂誠懇地對齊政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