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政恍然,他就說了,之前沒有打過交道,怎么就突然想到要合作了,原來是“盛名所累”。
岳建平接著說道:“齊總應該知道,淘汰關閉涉重金屬企業,使主要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得到大幅度削減,這一步其實還好說,但污染土壤治理完全不一樣。”
“土壤環境復雜,重金屬一旦進入很難出來,治理難度大、成本高。國外的淋洗、焚燒等土壤污染治理技術,不但成本高,且在去除污染物的同時土壤中的有機質和營養物質隨之流失,土壤喪失生產農產品的功能……”
而且最關鍵是,國內地少人多,農田土壤無法長時間空閑以供治理,所以最好是能一邊利用,一邊治理。
因此他在聽說了嘉谷的苧麻修復技術之后,確認了真實性,就大力向湘江流域治理領導小組推薦嘉谷集團。
岳建平還得到授意道:“我國麻類市場近年來并不算景氣,苧麻纖維收購價格不高;不過我們省可以協助嘉谷構建出從高產栽培、土壤綜合處理、下游產品加工等一整套麻作技術體系……”
齊政微笑:“其實我們培育出的苧麻品種,還含有大量的植物蛋白,在適當時候收割,直接飼喂家畜,可有效保留苧麻營養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質,且加工成本低于干草;而且麻骨也可當做食用菌的培養基質……”
所以,“金苧1號”改變了過去麻只能用來“穿”的傳統認識,有更廣闊的開發前景。
岳建平絲毫不覺得尷尬,反而面色大喜,這樣再理想不過了。
他鄭重對齊政道:“那正好,我們希望嘉谷能承接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治理試點的土壤治理項目,進而在更多的重金屬嚴重污染地區推廣嘉谷的植物修復技術!”
岳建平說完,還想起了省委大佬在會議上對嘉谷的期待:“我們省需要嘉谷這樣的企業,不單單是需要它的土壤治污技術,更是需要它的農業一體化深加工能力,這也是我們省農業蛻變的一個契機……”
他知道,這段時間嘉谷稻米油的爆紅,不僅嘉谷出了名,嘉谷在江右省的水稻加工全產業鏈更是讓不少產糧大省垂涎欲滴。省委大佬同樣希望引進嘉谷,引領湘省農業產業的升級。
另一邊,齊政也陷入了思考。
以前避開湘省,可以說是能力不足,選擇先易后難;但如今,嘉谷理應承擔更多的責任了。
土壤重金屬污染事關國民健康,而湘省是一個重要的源頭。如果沒有記錯,后世讓人“談鎘色變”的鎘大米,主要就是出產自湘省。這對于整個大米行業而言,其實都是一種傷害。
現在投入到湘省的重金屬污染治理,多少能改善國內大米安全狀況吧?
何況,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是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投入。齊政不會自大地認為自己開掛就能手到擒來,但是給國家多些支持還是力所能及的。
再者,這也算是開啟土壤修復商機,打響嘉谷土壤修復技術的名聲的好機會。
想想還挺有意思的,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本是集團內部從事環保相關工作的一個板塊,現在看來,走向市場的潛力不小。
理清了思路的齊政在岳建平期待的眼光下,含笑道:“我們嘉谷,當然也希望能為湘省打好環境治理戰役出一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