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行業內普遍有一個認識,那就是大米市場很難出現食用油市場上那種被幾種品牌壟斷的現象。因為大米不是精加工品種,所以品牌很難一枝獨秀。
業內資深人士曾斷言,大米市場要出現比較有影響力的品牌,至少還需十年的培育。
但如今,這些認知在如天外飛仙般鑄造品牌金身的嘉谷大米面前,就像是狂風肆虐后的殘枝敗葉一樣,被掃入了垃圾堆。
《舌尖上的大米》熱度不減,帶動國內掀起了一股搶購嘉谷大米的熱潮。
“中國最具競爭力品牌評選”協會注意到了這股熱潮,為了更直觀地了解嘉谷大米的影響力,協會理事邵國華輾轉多地,直面消費第一線。
在首都。
隨著全新包裝的嘉谷大米全面上市,嘉谷糧油展開了全方位立體式的營銷組合拳:在產品結構上,滿足多樣化需求;多方位、多方式、多時間段的宣傳,布局商超周邊社區電梯和央視,打造立體式的宣傳矩陣。
邵國華走訪多家商超了解到,目前嘉谷可供消費者選擇的大米全面豐富,除了品種特色明顯,在價位上也形成了低端、中端和高端等路線,定位清晰分明。
就以其主打的五大系列產品為例:仙茗大米領銜,每斤50元;黃金葵大米和絲苗米是中端價位,在10-20元/斤之間;而稻花香大米和嘉秈大米,都在每斤3元以下,幾乎等同于普通大米價格。
比普通大米貴幾倍甚至幾十倍的中高端米,消費者會買賬嗎?
面對邵國華的這個問題,一位糧油銷售區負責人笑了:“以前,人們吃米只是為了解決溫飽。現在開始追求吃出健康、吃出品位,健康、營養的中高端大米慢慢成為了一種消費趨勢。”
他告訴邵國華,目前銷售的高端大米主要有以下幾類——從泰國或柬埔寨進口大米,然后由國內廠商分裝出售;直接由泰國原裝進口的大米;或者產自東北的有機米……
但這些加起來,目前都打不過嘉谷的小包裝中高端大米。
“愿意為高端米買單的大部分是80后等年輕消費者,他們更愿意選擇有品牌的高端米。比如嘉谷的仙茗大米,一些老年人稱其為天價大米,但其實是一點都不乏銷路。”
“仙茗大米的進貨量每次都不多,但往往一上架就賣斷貨了。因為供應量少,我們也不清楚下一批仙茗大米什么時候上架,但毫不擔心其銷售問題。”
該負責人表示,自從《舌尖上的大米》熱播后,愿意購買中高端大米的消費者明顯比以前增多了。按照商場的統計,嘉谷大米在高端大米銷售中占比遙遙領先,在小包裝大米銷售占比中也接近50%。
他還笑著對邵國華說道:“看過《舌尖上的大米》都知道,大米其實是一款‘生鮮食品’,其品質會隨著接觸空氣的氧化而下降,并且易受到溫度和濕度的影響。我們一般建議顧客選用嘉谷真空包裝小袋米,以確保大米在‘最佳賞味期’內吃完……”
邵國華若有所思。
在江南省。
邵國華看到嘉谷大米更是占據了貨架的主要位置,不少市民在精心挑選。
正在選購大米的劉女士表示自家是嘉谷大米的擁躉,“家里孩子還小,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只要好吃,價格貴一點也無所謂。”
“以前,他最喜歡吃泰國香米;但是現在,他最喜歡的大米是嘉谷絲苗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