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為什么選擇嘉谷大米,劉女士回憶道,這其中也是機緣巧合。
“說來也怪了,孩子從來都沒有挑食的習慣。但有一天,家里的晚餐非常豐盛,可孩子只吃了幾口飯和菜就放下了筷子,說是沒胃口。”
“這一突如其來的舉動,讓大人們都頗感意外。那都是孩子愛吃的,菜也不咸,飯也是新的,為什么就沒胃口了呢?”
“追問之下,孩子用米飯揭開了謎底——他說家里的米飯沒有學校的香,味道不一樣。這再次讓我們迷惑不解,大米,有什么區別嗎?”
“我求助孩子的班主任,才知道,中午學校里吃的是嘉秈大米,不是本地產大米,孩子可能感覺味道不一樣。”
“當天晚飯,嘉秈大米就進了電飯鍋。神奇的一幕出現了,孩子食欲恢復了,邊吃還邊說,就是這個味!”
劉女士微笑道:“現在家里一水的嘉谷大米,我們大人也有感覺,的確好吃味道香。當然,家里人口多,吃得最多的仍是嘉秈大米,絲苗米主要給孩子吃。”
“后來看了《舌尖上的大米》才知道,嘉谷推崇采取稻漁、稻鴨等綜合種養模式,生產過程中不用農藥、化肥,完全符合現代農業所提出的高效、生態等要求,難怪有更好的品質。現在我們全家更加喜愛嘉谷大米……”
在川省。
一些小型糧油店內,現場購買嘉谷新米的居民絡繹不絕。
小型糧油店里的嘉谷大米主要以低端的稻花香大米和嘉秈大米為主,除此以外,還有收購的本地大米,但都是新收割的水稻軋制的新米,帶著鮮米的清香,本地大米還以略低于市場價格銷售。
不少居民一次性購買了兩三百斤,“嘉谷大米好吃不貴,我買來給家人親戚送去,讓他們也嘗嘗啥叫鮮米!”
邵國華在現場遇到了一位以前從事糧食工作的退休干部,他看到了現場熱鬧騰騰的購買嘉谷大米的場面非常高興,豎起了大拇指“嘉谷大米厲害了!”
他回憶起自己年輕時大家都要去糧店憑糧票買大米,口感也不如現在好吃:“我看了嘉谷的《舌尖上的大米》,拍得好啊,這才是對勞動者貢獻的頌歌,體現了我們民族的精神內涵。”
“只有像嘉谷大米這樣的企業做大做強,品質、美譽度都越來越好,我們國家的米業才有未來……”
邵國華暗自點頭。
……
2009年“中國十大最具競爭力品牌評選”最終揭曉,嘉谷大米品牌位居本年度排行榜榜首,評委會給嘉谷大米的頒獎詞是:“王者誕生,行業洗牌——現在只要提起大米品牌,超過四成的國人腦海里冒出的第一個印象就是嘉谷大米。至此,國內大米行業終于誕生了一位王者。
圍繞著優質大米的產業化戰略,嘉谷糧油獨具匠心地打造了嘉谷大米這一強勢品牌,不僅僅是給市場帶來了細分意識,還為國內大米行業注入了信心。
擁有7000多年稻米栽培歷史的中國,是當之無愧的大米故鄉。從此,泰國香米、島國大米不再是優質米、高端米的代名詞。我們有理由自信,中國大米再也不缺響當當的品牌!”
……